为什么没有国家买052D? 因为就算中国白送,大多数国家都不敢要,因为养不起!咱们现在驱逐舰虽然很多,但是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国家还没有驱逐舰,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装备! 052D这几年在各大国际防务展上风头很足,不管是阿布扎比的热带沙漠,还是兰卡威的海岛会场,都不乏它的身影。 作为中国海军的主力舰型,052D的外贸版052DE曾引发不少关注,阿尔及利亚、沙特等国家一度传出采购意向。 但看来看去,订单始终没落地,舰是好舰,可为什么没人买?如果只看性能,052D并不输美制的阿利·伯克级,火力全、雷达强、航速快,现代化程度高得惊人。 可真要掏钱买,很多国家连想都不敢想。根本不是卖不出去的问题,而是这东西买得起,养不起。 一艘052D的造价在8到10亿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就是60到70亿。 听起来比阿利·伯克便宜了不少,但别忘了,阿利·伯克是美国造的,美国的国防预算是8000多亿美元,而阿尔及利亚一整年的军费也才200亿美金。 如果买6艘052D,硬件钱就得砸进去三分之一的预算,这还不算后续开销。 菲律宾的军费更少,2025年也就45亿美元,还得养人、买油、换零件,一艘052D就够把财政拖垮。 即便真有国家咬牙买下,还有一堆隐形花费在等着它。先不说港口得加深、弹药库得扩建、油料储备得升级,光是那64个垂发单元就够烧钱的。 一发红旗-9B三百万美元,一发鹰击-18上千万美元,填满一艘舰,起码得3到4亿美元。这还只是“初装包”,未来训练、演习、消耗了还得补。 人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开的。052D的操作系统复杂程度远超一般护卫舰,舰员得经过专门培训。 沙特曾传出打算采购12艘中国驱逐舰,预算120亿美元,光培训和初始弹药储备就占了48亿。这还没进港就花了一大半了。 更别提052D的日常运行成本。它搭载的346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开机一小时就得烧掉好几万美元,普通国家真用起来,训练都得精打细算。 舰上的燃气轮机、雷达系统、电子战设备,每一样都需要专业维护,零部件还得专门进口,周期长、价格高,运维压力不是一般国家能扛得住的。 每年还得进厂大修一次,费用数千万人民币起跳。整个服役周期下来,光是维保的账单就能堆成一座小山。 这也就不难理解,世界上90%的国家根本没有驱逐舰,对他们来说,这类装备不是买不起,而是根本没必要。 很多中小国家的海军任务更偏向近海巡逻、护渔、反海盗这些,轻型护卫舰或者近海作战舰艇反而更实用。 比如马来西亚采购的“短剑”级巡逻舰,吨位小、价格低、操作简便,维护也容易,完全能胜任日常任务。买052D就像拿高铁跑村道,不仅浪费,而且完全用不上。 另一方面,美国也没闲着。作为全球最大的军火出口国,美国很清楚052D这种高端战舰一旦流入国际市场会带来什么后果。 通过《国防授权法案》等机制,美国早就给盟友打了“预防针”。谁要是采购中国的高端装备,可能就会被卡住F-35、爱国者等美制系统的供应。 沙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曾对052D表达过浓厚兴趣,最终还是因为美方施压而选择了继续采购西方装备。 除了政治压力,还有技术兼容的现实难题。052D是中国体系化作战的一部分,它的全套战斗力离不开北斗卫星、预警机、数据链等支撑系统。 很多国家用的还是美制或欧制的指挥系统,真要整合进来,意味着整个作战体系得推倒重来,雷达、通信、导航、后勤都得换一遍,连作战思路都要重新训练,成本一下子翻了不止一倍。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就是出口限制。052D搭载的鹰击-18导弹射程相当可观,自用版据称可达600公里,已经远超《导弹技术控制协定》的指导限值。 虽然中国不是该协定的签约国,但真要出口这类武器,国际社会免不了要拿放大镜来看,甚至可能引发制裁风险。 中国自己对这类装备的出口也非常谨慎,审批流程极其严格,别说普通国家,就算是“关系户”,也不一定拿得到货。 从这些现实来看,052D不仅是一艘军舰,更是一整套国家级系统的缩影。 它的背后是中国强大的造船能力、完备的电子工业、独立的卫星导航体系,以及不断进化的作战理念。 这种级别的装备,不是“买得起”的问题,而是“配不配”的问题。而中国军工出口的方向也早已不再是“谁出价高就卖谁”。 从“翼龙”系列无人机,到激光武器系统,再到“红旗”家族防空导弹,中国越来越倾向于输出“成体系”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推广最先进的旗舰平台。 毕竟,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能用、够用、好养,才是真正的好装备。 信息来源: 《「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探访贵阳舰」052D型驱逐舰:带刀护卫和中华神盾》——中国日报网
沈飞是真的有点憋屈了,好不容易搞出了歼-35和歼-35A,结果没想到成飞又拿出了
【20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