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端科研人才流向中国,学界呼吁制度改革】(韩联社)海外新鲜事热点现场
韩联社首尔9月23日电 韩国高级科研退休人才流向中国的现象日益突出,引发关注。学界有观点指出,政府应为退休科研人员继续在校方支持下开展研究提供制度保障,以防人才外流。
据韩国科技界23日消息,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名誉教授宋翊镐日前被聘为中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UESTC)基础及前沿研究所教授。值得关注的是,UESTC曾于2012年因研发可用于军事目的的技术,被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宋翊镐1982年毕业于首尔大学电子工程系,于198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博士,并于1988年在年仅28岁时就被聘为KAIST教授,创下最年轻教授纪录。他曾凭借其研究成果当选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宋翊镐尚未公开说明其赴华任教的理由。据悉,KAIST实施的退休教授研究制度规定,退休教授若要在校内继续从事科研工作,需要每年承接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3万元)的科研项目,期限至70岁。考虑到宋翊镐今年2月退休,他决定赴华或与退休后的研究环境有关。KAIST方面就此解释称,校方已于2023年取消了年龄限制和承接科研项目的相关条件。
除宋翊镐之外,韩国前高等科学院副院长李淇明(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研究员,以下均为现任职位)、成均馆大学高被引特聘讲座教授李永熙(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前首尔大学教授金修奉(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等韩国顶级科研人才去年纷纷前往中国,引发人才外流之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