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厉害!近日报道,四川自贡,一名95后女孩高考发挥失常,考进了一个大专,本来毕业后就能有一个“铁饭碗”进成都地铁工作,可她却放弃了,用8年的时间从专科考到了博士。 八年前的那个夏天,当张宇航收到那张专科院校的“地铁订单班”录取通知书时,就意味着三年后,她将成为成都地铁的一名员工,捧着安稳的“铁饭碗”。对于一个小镇姑娘来说,毕业后就能进入省会城市的大型国企,已是相当不错的归宿。亲戚邻里都为她高兴,父母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但当时高考失利的阴影尚未散去的她,内心深处却有个声音不断在问: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终点吗?最终,在那个关键的人生岔路口,她放弃了大多数同龄人会选择得那条看得见尽头的安稳道路,走向了一个看似“倒退”的选择:就读普通专科专业。 而走进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张宇航,在同学们还在适应大学生活时,她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专升本计划。早上六点的教室灯光下总有她的身影,深夜的图书馆是她最熟悉的伙伴。 这种近乎苦行僧的生活并非没有动摇的时刻,当她看到选择订单班的同学课余时间轻松自在,而自己却要面对堆积如山的书本时,内心也曾泛起涟漪。但她始终记得自己放弃“铁饭碗”的初衷:不是为了换取一时的轻松,而是为了追逐一个更大的梦想。 进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攻读本科,不仅代表着全新的环境、更深的课程难度、还有同学们谈起她时的那句:“专科升上来的就是差点!”这让她再次感受到差距,但此时的她已经拥有了更为强大的内心力量。 她开始享受攻克难题的过程,把每一次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图书馆的固定座位成了她的第二个“家”,那些被翻烂的专业书籍见证了她的付出。渐渐地,她从跟随者变成了引领者,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学问。 考研的决定几乎是她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之一。同龄人或已工作稳定,或已结婚生子,而她还要面对未知的考试结果和更大的经济压力。无数个夜晚,她辗转反侧,问自己是否应该适可而止。但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更高平台的向往,最终战胜了所有犹豫。 备考研究生的日子是她记忆中最辛苦的时光,每天学习12小时以上成为常态,咖啡和浓茶是她忠实的伴侣。当收到沈阳建筑大学硕士录取通知书时,她第一次允许自己放声大哭,那泪水中有喜悦,有释然,更有对过去无数个奋斗日夜的致敬。 硕士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她开始真正触摸到学术研究的脉络,体会到了探索未知的乐趣。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她萌生了继续攻读博士的念头。但这个决定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年龄的压力、经济的负担,以及学术道路上更高的要求。 就在她犹豫不决时,她的导师给予了关键的支持:“不要被外在的条件限制,学术研究需要的就是你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 而远在自贡的父母,虽然不完全明白博士意味着什么,却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了对女儿的支持。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想读就去读,家里不用你操心,我们永远支持你。” 2025年,张宇航步入重庆交通大学开始了她的博士生涯。后来,回忆起这段旅程,她不禁感慨地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可她的故事不是简单的“逆袭”二字可以概括的,在这个崇尚速成的时代,她用八年时间书写了一个关于“慢”的故事。她没有选择捷径,而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一步步踏实前行。 最后,只能说,教育真正的魅力不在于它承诺的终点,而在于它开启的可能性。每一个不甘被定义的生命,都有权利和机会去拆除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墙,无论是外在的偏见,还是内心的设限。 信息来源:金羊网2025-09-20——95后女生回应"8年从专科到博士":感谢父母托举 文│一阳 编辑│史叔
一份“航海技术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直接砸懵了一家人。孩子考了413分,本以为捡
【10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