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留下的是五千亿斤粮食,五百万吨棉花,二十多亿美元,六百多吨黄金,还有两万多公里的铁路,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八万多座水库,无数的矿山和油田。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记得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那会,由于刚经过多轮战火的洗礼,我们的工业基本垮了,钢产量才15.8万吨,只到历史最高的17%,鞍山钢铁厂厂房长草、高炉上都是鸟儿在筑巢,日本技术员都叹着气说,这地方只能种高粱。 农业更惨,耕畜少了17%,主要农具缺30%,全国耕地灌溉有效面积才2.4亿亩,连最基本的灌溉保障都没有,粮食产量比最高时跌了四分之一,京津沪后来都出现过,粮食只够撑几天的紧急情况。 交通更是瘫痪,80%的铁路和几千座桥梁被破坏,关内主要干线十几年没法全线通车,公路也基本是“晴天扬灰路、雨天泥水路”。 当时的我们,与1950年的美国相比,那差距就是天壤之别,美国的GDP2938亿美元,咱们才161亿美元,差了18倍多;钢产量美国8785万吨,咱们61万吨,零头都不够。 发电量美国3880亿度,咱们仅46亿度,是人家的1/84;最扎心的是原油,美国2.6亿吨,咱们才20万吨,差了1300倍,汽车、飞机产量更是直接挂零。 那会美西方压根没把咱们放眼里,杜鲁门甚至直言,“不能同一个共产党政权打交道”,学者魏特夫干脆说毛泽东思想是“传说”,没任何独创性。 而且美西方打压中国的念头,也一直没断过,1949年拉着45个国家搞巴黎统筹委员会,后来还专门设中国委员会,对咱们的禁单比苏联多500多种,连钢铁、车船都不准运进来,军事上派第七舰队进台湾海峡,就等着看咱们垮台。 但毛主席哪会吃这一套,先是抓经济恢复,接着搞一五计划,国家砸了493亿元基建投资,重点建921个工矿项目。 到1957年,钢产量飙到535万吨,是建国前最高的5.8倍,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全建起来了,连飞机、汽车都能自己造了。 这还不够,60年代又拍板搞三线建设,前后投了2052亿元,动员上千万人在西部建了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光东汽厂就投了1.8亿,在龙门山脚下白手起家,建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大中型汽轮机厂。 那会修的8万多座水库,更是把灌溉面积从2.4亿亩慢慢提了上去,现在全国10.75亿亩灌溉地,77%的粮食都产自这里,这都是当年的家底。 最能体现远见的是,莫过于搞“两弹一星”了,苏联撤走专家后,咱们咬牙自己干,只用不到10年的时间,1964年原子弹爆炸,1970年卫星上天。 邓小平后来都说,没有这些,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要知道当时美国多次威胁用原子弹,没有这硬家伙,咱们连发展的安全都保不住。 除此之外,我们还凭借咬牙奋斗,永不言弃的精神,从零建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到70年代,咱们钢材自给率86%,机械设备自给率超60%,彻底摆脱了被卡脖子的命运。 这些布局可不是即兴而起,三线建设看似是备战,实则补了西部工业空白,现在攀枝花钢铁、德阳重工都是那会打下的底子;搞重工业看似挤占农业资源,可没有钢铁怎么修水库、造拖拉机? 这就是伟人的长远眼光,不图一时舒服,要的是国家能自立、人民能长久安稳。 现在咱们能有10.75亿亩灌溉地保粮食,有西部铁路网通八方,有完整工业体系造大飞机,都离不开当年的积累。 毛主席的发展从来都是围着“为人民”转,修水库是为了不让农民受涝挨饿,建工厂是为了大家有工作、有饭吃,搞三线、造核弹,是为了老百姓不受外敌欺负。 他留下的不只是五千亿斤粮食、六百多吨黄金这些硬资产,更是让中国能站着发展的底气,这才是最该记在心里的遗产。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看来,咱们真是冤枉于法官了。可能是顶不住舆论的压力,法院不得不公开当时的画面。
【106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