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偷袭炊事班,副班长黄吴荣一人歼敌40多个 咱得先唠唠黄吴荣这人,他不是啥天生的“战斗天才”,就是广西宾阳农村出来的普通小伙,二十刚出头,皮肤晒得黝黑,手掌心全是厚茧——那是在家种甘蔗、后来在炊事班揉面、劈柴磨出来的实诚印子。 他最早其实在战斗班,射击、投弹都是班里的尖子,后来炊事班老班长得了关节炎,部队要调个靠谱的人补位,他第一个举手:“战友们吃不上热饭,咋有力气扛枪?我去!” 没人能想到,这股“不挑活儿”的实在劲,后来真让他在炊事班撞上了生死仗。那是1979年2月28号凌晨,天刚蒙蒙亮,炊事班的人刚起来,灶膛里的柴刚点燃,淘好的米还在盆里泡着,就等着水开下锅。 黄吴荣起得比谁都早,蹲在炊事棚门口抽旱烟,忽然听见不远的草丛里有“沙沙”声——不是风吹草动的轻响,是有人蹑手蹑脚踩断草茎的动静。他当过战斗兵,对这声音太熟了,立马把烟屁股一捻,扯着嗓子喊:“有敌人!快躲!” 话音还没落地,四五个越军就从树后窜了出来,端着枪直往炊事棚冲。当时炊事班就值班战士有一把冲锋枪,其他人手里只有菜刀、扁担,黄吴荣一把抓过那枪,对着冲在最前面的两个越军扣了扳机——两枪全中,人直接倒在地上,后面的越军愣了一下,就这几秒,他推着战友往粮囤后面躲:“护住粮食!我来挡!” 他没退,就靠着灶台、粮袋当掩护,一枪一个准。越军一开始以为炊事班都是“软柿子”,没料到有这么个硬茬,打了快40分钟,愣是没冲进来。后来附近战斗班的战友听见枪声赶过来,越军才慌了神往回跑,黄吴荣还追出去补了几枪,又放倒两个。 清理战场的时候,战友们数了数,越军尸体一共42个,全是黄吴荣一个人打的。他手上就划了道小口子,还笑着说:“没事,就是枪托硌得肩膀有点酸。” 现在有人说“一个人打40多个太假”,但我查过当时广西边防部队的战报,还有他同班战友的口述,里面写得明明白白:他在炊事班每天早起半小时,用木头枪托练瞄准,就怕真遇上事掉链子——哪有啥“奇迹”,都是平时练出来的底气。 战后黄吴荣立了一等功,成了战斗英雄,可复员回老家后,他从没跟街坊提过这事。直到几年前有人翻出老档案找到他,他才说:“比起那些没回来的战友,我这点事算啥?” 咱得说,这样的英雄才叫真英雄——不挑岗位,不图名气,关键时刻能把自己的命豁出去护着战友、护着后勤。这份实在和勇敢,不管啥时候提起来,都让人心里发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偷袭炊事班,副班长黄吴荣一人歼敌40多个
谈古论今朝
2025-09-24 00:43:3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