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了烟花后清理现场? 央视记者去了日喀则才发现, 几天过去满地都是紫铜、电线和塑料袋,哪有半分清理的影子! 村民更戳穿真相:为固定烟花在山上挖满拳头大的洞,工人踩得草甸不成样,连放四次加彩排,垃圾全扔那儿不管。 现在倒好,要靠当地村民和无人机来收拾烂摊子。 品牌嘴里的“负责”全是空话,说的和做的差了十万八千里——连基本的诚实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尊重生态、敬畏文化? 高原的草甸看似顽强实则脆弱,被挖掘机犁过的土地需要多少年才能自愈?当地牧民指着漫山遍野的塑料碎片直摇头,这些现代化垃圾在海拔四千米的山坡上,可能比某些动物的寿命还长久。央视镜头扫过那些被踩秃的草皮,活像生态伤疤。 品牌方发布会上的PPT还闪着"可持续环保"的字样,现实中的电线壳却深陷土壤。有网友翻出去年该企业在其他地区的活动照片,清理现场的承诺像复制粘贴的模板。究竟有多少次"特殊处理"变成了"视而不见"? 青藏高原的生态链本就敏感,草甸下方藏着冻土层。村民说挖洞时渗出黑水,那些拳头大的窟窿会不会引发水土流失?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里,紫色铜丝在夕阳下反光,恍若给圣洁雪山套上了塑料枷锁。 更讽刺的是后续清理要靠当地百姓。他们本应是生态红利的享有者,却成了企业失信的直接受害者。有牧民捡拾垃圾时喃喃自语:"烟花炸响时觉得真壮观,现在看着这些垃圾,心里比雪山融化的冰水还凉。"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里洋洋洒洒的万字长文,抵不过日喀则山坡上三个矿泉水瓶的冲击。当"绿色营销"沦为"生态表演",消费者手里的购买选择权就是最有力的选票。那些被踩秃的草甸,何尝不是商业诚信的荒漠化征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蔡国强这次栽了,千万元投资的烟花秀,损失或达千万亿!蔡国强和始祖鸟联合在喜马拉雅
【3评论】【1点赞】
用户10xxx43
就像知道国家怎么处理这件事和如何处罚安踏和菜狗?
独往独来
明显间谍行为,居然还审批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