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可以和中国‘脱钩’,但中国不能抛售美债!”美国贸易代表这话一出口,把霸权

地缘历史 2025-09-23 13:45:33

“美国可以和中国‘脱钩’,但中国不能抛售美债!” 美国贸易代表这话一出口,把霸权逻辑摆得明明白白。   从中美贸易战打响的那一刻起,世界就知道,这不是一场“公平竞争”。   美国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对中国商品加税,封杀中国企业,限制技术出口,一边不断脱钩,一边宣称“我们欢迎竞争”。   可当中国开始减持美债,甚至只是释放一点信号,他们就坐不住了。   这不是市场经济,这是“你不能动,我先动”的强盗逻辑。   2025年4月,美国对全球183个国家启动“对等关税机制”,对中国产品加税幅度一度飙升至145%。   中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随即反制,美国产品关税也升至125%。   可即便如此,中方仍没有关闭谈判大门。   5月的日内瓦,7月的斯德哥尔摩,双方试图达成“90天暂停加税”共识。   但贸易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前八个月,中美贸易额下滑了14.4%。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双方的经贸合作正被人为撕裂。   出口、进口双双跳水,工厂、农场两头吃紧。可就在这个节点,美国又开始指责中国“减持美债削弱了互信”。   请问,互信什么时候建立在单方面服从上了?   中国减持美债,不是“金融核弹”,是市场选择。   2025年7月,中国减持了257亿美元美债,持仓降至7307亿美元,是2009年以来的新低。   这不是“金融战”,是对风险的应对。   美国财政部自己公布的数据都写得清清楚楚:美债总规模已超过37万亿美元。   这是一台随时可能爆炸的印钞机,谁还敢押注它永不熄火?   更何况,美国政府近几年“对外加税、对内撒钱”,赤字一个接一个。   美元信用早就不是当年的“金科玉律”。   中国正在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增持黄金、布局多币种资产,是理性行为。   你可以脱钩,我就不能规避风险?这是什么霸道逻辑?   技术上,美国也没少下狠手。   刚刚过去的9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又把23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生物技术、航天遥感、芯片设计,几乎涵盖了中国产业链的神经中枢。   这已经不是“技术护栏”,这是“技术封锁”。   中国不再沉默。24小时内,商务部宣布对美国产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   这个领域,美国占据对华出口的12%,涉及自动化、医疗、精密制造。   你封我高端,我掐你基础。这不是针锋相对,这是对等博弈。   而真正让美国焦虑的,是资源。   2025年4月,中国对七种关键稀土元素实施出口许可制度。   这些资源和美国的高科技、国防、新能源产业息息相关。   美国可以对芯片设限,中国就不能对稀土设卡?   你想当裁判,又想当球员,哪有这样的比赛规则?   最讽刺的,是农业。嘴上说脱钩,手上却离不开中国市场。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大跌18%,其中大豆减了67%,高粱更是暴跌95%。   堪萨斯的农民都急了,“再这么打下去,我们的大豆全烂在仓库里。”   可华盛顿听得进去吗?农民的诉求,敌不过大选的算盘。   美国想要的是一种“只许我动你,不许你动我”的国际秩序。   美债问题就是一面镜子,你不能卖、你不许动、你得继续当“金主爸爸”,哪怕我天天骂你、封你、打你。   这哪里是合作?这就是压榨。   更别提,美方对TikTok的态度前后不一,今天说“数据风险”,明天说“合作有希望”,这不是谈判,这是拉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马德里会谈后说:“我们很接近解决问题。”   可话音未落,新的半导体制裁就下来了。   你说你想谈,又不断加码,这种套路,谁还信?   可问题是,这世界早就不是冷战年代。   人民币跨境支付在2025年突破12.8%,美元储备占比首次跌破50%。   多极化是趋势,不是口号。   你今天打这个,明天封那个,最后是让全世界都开始寻找“Plan B”。   中国的态度一贯明确:不惹事,也不怕事。你谈,我就谈;你打,我就回;你封,我就拆。   这个世界不是你的赌场,更不是你的战场。   脱钩?可以。但别指望我还继续替你兜底。   最荒谬的不是“你脱钩”,也不是“我不能抛”,而是你以为世界会一直按你想象的剧本演下去。   规则不是你定的,底线不是你说了算。   中美之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谁是赢家,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0 阅读:115

评论列表

懒羊羊

懒羊羊

2
2025-09-23 14:47

清空美债!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