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理念!国际奥委会做出决定! 9月19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决定,允许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以中立个人身份参加2026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参赛条件与2014年巴黎奥运会完全一致。 可讽刺的是,同样是战争国,奥委会却从没将西班牙首相“禁止以色列运动员参赛”的公开呼吁放在眼里,反而回应“从未考虑过”! 西方向来是以这种全然不在乎的态度,无所畏惧地表现出自己的双标,对待利益圈以外的人,他们重拳出击;可对待西方社会中的人,他们却和风细雨网开一面。 这种差别对待让人想起国际奥委会曾有过的原则性,1960年他们因种族隔离政策禁止南非参加奥运会,直至1992年政策废除才解禁,但如今面对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等地区20余个体育协会的联名呼吁,面对以色列行动违反人道主义的指控,奥委会却以禁止参赛违背宪章精神为由拒绝,同样的逻辑在不同对象身上产生奇妙变异:对俄白运动员,中立身份成了必须接受的羞辱;对以色列,则连讨论禁赛的可能性都被直接否决。 更值得玩味的是规则解释权的灵活伸缩,国际奥委会强调以色列奥委会合法认可成员的身份,却选择性遗忘俄罗斯奥委会也曾是合法成员,他们担忧对以色列禁赛会开创危险先例,却在2024年毫不犹豫地开创了因政治冲突大规模限制运动员参赛的先例,俄罗斯残奥运动员连开幕式都被禁止参加,而以色列男足能在马赛和里昂正常参赛,这种对比足以让顾拜旦的体育超越政治理想蒙尘。 普京曾直言这类决定“完全像是被导演的,具有政治动机”,而现实确实呈现出鲜明的政治站队,当西方需要遏制俄罗斯时,“体育不应政治化”的原则就可以暂停;当需要维护盟友时,同样的原则又成了不可触碰的红线,完全就是将体育变成了地缘政治的角斗场。 现在的奥运会早已不是纯粹的竞技舞台,国际奥委会手握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却在利益天平上不断倾斜,他们可以为俄白运动员制定严苛的审查程序,也能为以色列运动员保驾护航;可以因兴奋剂疑云对俄罗斯处以重罚,却对其他国家的类似问题选择性失明。 这种双标正在蚕食奥林匹克精神的根基,当公平竞赛的前提变成看国籍下菜碟,当五环旗的包容性被政治偏见切割,奥运会剩下的或许只是商业狂欢和政治表演。
国际奥委会估计现在已经哭晕在厕所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
【1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