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在马尼拉向菲律宾和全世界详解什么是东风61   之前在马尼拉开的第十四届中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23 10:54:43

高志凯在马尼拉向菲律宾和全世界详解什么是东风61   之前在马尼拉开的第十四届中菲关系论坛,场子里特别热闹。   这次会议是围绕 “守护亚太和平与安全” 展开的,来的人挺全,有中菲两边的外交官、大学教授,还有以前在政府做事的官员。   中国驻菲律宾的大使黄溪连刚讲完亚太秩序的话题,接下来上台的是全球化智库的副主任高志凯 —— 他这一开口,全场人都坐直了身子听,因为他要聊的是现在国际上都盯着的中国战略武器那事儿。   高志凯没一上来就说具体是哪种导弹,先从全球战略平衡说起。他说现在有些国家在推亚太 “北约化”,这种情况下,各国更得搞明白中国的核政策,还有中国那些用来防御的国防力量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着说着,他话头一转,开始讲现代洲际导弹的技术 —— 底下人一听就反应过来,他说的就是最近大家老议论的东风 - 61。   他用了个挺形象的比喻:“现在的洲际导弹,就跟咱们寄特快专递似的,从中国发出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最快二十分钟就能送到。”   这话一出来,底下听的人都愣了,觉得这速度也太惊人了。他接着解释,这速度是因为导弹能飞 25 马赫以上,换算过来就是每秒差不多 8.5 公里 —— 要是飞 12000 公里的话,二十分钟左右就到地方了。   这数据也不是瞎编的,去年东风 - 31AG 导弹做试验的时候,就出过差不多的成绩。   大家最关心的是弹头怎么配,高志凯也说得挺细。他说这种导弹用的是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就像一辆装满货的卡车,到了指定地方,能把不同的货送到不同的地址。   外面有人传 “一颗氢弹加 60 颗核弹”,他解释说,其实这是对分导式多弹头技术的一种理解。   现在公开能查到的资料里,俄罗斯的 SS-18 导弹能装 10 个分弹头,美国的 “三叉戟”Ⅱ 型最多能装 14 个,而中国在分导技术上进步不少,能装的弹头数量比以前多了很多。   这些弹头是 “底对底” 摆着的,每个都能单独瞄准目标,覆盖的范围能有 30 万平方公里 —— 就跟撒出去一张大网似的,想拦都不好拦。 说到能不能拦住,高志凯提了中国好几次做的中段反导试验。他说中国自己会反导技术,肯定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现在的洲际导弹飞在中段的时候,会放诱饵弹,还能机动变轨 —— 就像炮弹飞在空中能改方向似的,拦它的系统根本没法预判它的轨迹。   他也没说完全拦不住,而是说拦住的概率特别低,尤其是面对好多个弹头一起突防的时候,现在有的反导系统根本没法全拦住。   讲东风 - 61 性能的时候,高志凯特意提了它的生存能力。这种导弹用的是固体燃料,还能装在车上机动发射,不像那种用液体燃料的导弹,得靠固定的发射井。   这就意味着它能在山区那种复杂的地方快速挪地方、发射,敌方的卫星根本没法一直盯着它、定位它。   他还拿靠发射井的东风 - 5C 比了一下,说机动发射能大大提高被第一波打击后还能反击的能力,这对二次核打击来说特别重要。   高志凯说,中国搞战略武器,一直坚持的是防御性核政策。他还拿数据说事儿,说东风系列导弹发展,是为了应对现在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   美国在全世界部署反导系统,还一个劲儿强化核威慑能力,中国要是没有可靠的反击手段,根本没法维护战略平衡。他强调,中国的核力量不是为了吓唬谁,而是为了防止打仗,特别是防止核战争打起来。   而且他还强调,中国一直坚持不首先用核武器的原则,搞这些武器是为了让潜在的对手明白,要是敢搞核挑衅,肯定会有毁灭性的后果 —— 其实这也是在遏制核战争发生。   他还聊了导弹技术的发展过程,从 1980 年东风 - 5 导弹能飞 9000 公里,到现在能覆盖 12000 公里以上的范围,中国用了四十多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这种进步不只是能飞更远,在命中精度、突防能力、生存能力这些方面,都有质的提升。   他举了个例子,说现在的导弹命中精度能控制在几百米以内,这就意味着能更准地打军事目标,减少无辜老百姓的伤亡。   高志凯发言最后又绕回了论坛的主题,他说亚太地区的和平不能只靠武器,但有可靠的国防力量,才能保障和平。中国搞战略导弹,不是为了破坏地区稳定,而是为了应对各种安全挑战。   在战略安全这块儿,各国也得找平衡,要是有哪一方想打破这个平衡,肯定会有危险的后果。   他这通发言,让在场的菲律宾嘉宾和其他国家的嘉宾,对中国战略武器发展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高志凯用通俗的话把复杂的技术问题讲明白了,既让大家看到中国国防力量的进步,也传递了中国想维护和平的诚意。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