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死后,朝廷清点遗产,发现只有9处房产和两万五千两白银 你可能真没概念,晚清像左宗棠这样官至东阁大学士、还带兵收复过新疆的重臣,按当时的官场风气,手里没个几十万两白银都算“寒酸”。就说和他同朝的李鸿章吧,后来据《李鸿章年谱长编》等史料统计,他的遗产光现银、田产、商号加起来就有几百万两,跟左宗棠这两万五千两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再说说那9处房产,看着数量不少,可没一处是靠贪腐弄来的。其中大半在他湖南湘阴老家,要么是祖上传下来的老宅子,要么是他早年没当官时靠教书、当幕僚攒钱买的,剩下几处则是他在福州、兰州任职时,朝廷按规制给的官舍,后来他家人也没敢多占,没多久就还给官府了。 左宗棠不是没机会捞钱,他管过那么多军饷,经手的银子何止千万,可他从不动歪心思。《左文襄公全集》里存着他给儿子的家书,里面明确说“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意思就是他的养廉银从不用来给家里置产业,有剩下的就接济贫苦乡邻、资助寒门学子。 就说收复新疆那几年,军饷紧张到士兵都快断粮了,左宗棠不仅把自己每年一万多两的养廉银全贴进去,还跟胡雪岩这些商人借了不少钱补军饷。那时候有人劝他,说当官哪能不替家里打算,他却骂人家“国难当头,先顾家就是忘本”,这份心思在晚清官场里真是少见。 他死后家里人过得也实在普通,几个儿子既没靠他的关系当官,也没留下多少家产。大儿子左孝威早逝,二儿子左孝宽后来行医救人,三儿子左孝勋靠做小官糊口,小儿子左孝同虽然官至道台,可也没听说过敛财的事,跟那些靠父辈权势疯狂捞钱的官二代完全不一样。 其实晚清官场早就积弊深重,从地方督抚到京城官员,很多人把当官当生意做,克扣军饷、收受贿赂毫不手软。左宗棠却像一股清流,他这辈子心里装的都是国家和百姓,收复新疆保住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在西北兴修水利、推广蚕桑,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可对自己和家人却抠得很。 要是左宗棠想贪,凭他的地位和手里的权力,遗产绝不可能就这么点。可他偏不,一辈子守着“不贪不占”的规矩,就连临终前留下的遗嘱,都没提过要给家人谋什么福利,只嘱咐儿子们“勤俭持家,读书报国”。这样的官,不管放在哪个时代,都该被人记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左宗棠死后,朝廷清点遗产,发现只有9处房产和两万五千两白银 你可能真没概念,
谈古论今朝
2025-09-23 00:43:09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