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大渡河陷死局,晚清90岁秀才宋大顺指明路,助红军完成逆转 这事儿得从1935年5月说起。红军刚走出彝区就被大渡河拦住去路,安顺场渡口就三只木船,往返一次要几十分钟,几万大军靠这个渡河根本不现实。蒋介石那会儿天天发电报,说要让红军成"第二个石达开",飞机还老在头顶盘旋侦察 。 谁都知道石达开的故事。72年前太平天国大军就是在这安顺场被清军围歼的,而亲眼见过这惨剧的,就是当地90岁的宋大顺老人。他是晚清秀才,在镇上开童馆教书,镇上人都叫他宋先生 。那会儿红军刚到安顺场,总政治部的李富春专门带着酒肉去拜访他,老人一辈子没见过这样的军队,士兵住屋檐下不进民房,还帮老乡挑水劈柴。 宋大顺把石达开败亡的细节一五一十讲了。说当年石达开在这儿为了给刚出生的儿子庆功,硬是耽误了三天渡河时间,等清军追上来,大渡河水又涨了,想渡也渡不成了。他还说安顺场这地方彝汉杂居,隘口太窄,大部队根本展不开,留久了必遭合围。 毛主席听说后连夜找老人详谈。宋大顺攥着毛主席的手说,石达开就是吃了不接地气的亏,当地土司被清军收买断了后路。"你们不一样,"老人指着窗外说,"彝人都说红军是好人,可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他建议红军赶紧北上,去夺一百六十里外的泸定桥 。 要知道这建议太关键了。当时红军只有三只船,蒋介石的追兵已经到了礼州,北岸川军也在往这儿赶。宋大顺的话让毛主席下了决心:兵分两路夺泸定桥!左纵队红四团一昼夜奔袭二百四十里,创下步兵行军纪录,这才有了飞夺泸定桥的奇迹 。 后来才知道,国民党军那会儿岗哨在赌钱,守桥士兵在抽鸦片,他们哪想到红军能这么快行动。而宋大顺一个教书先生,为啥敢帮红军?因为他看到红军真的在为穷人打仗,不像清军和军阀只顾着抢地盘 。 这事儿最让人感慨的是,石达开当年也想找当地人问路,可他带着大军一路烧杀,没人敢帮他。红军不一样,彝海结盟尊重少数民族,秋毫无犯赢得民心,所以关键时刻总有宋大顺这样的人站出来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实在,得民心者才能过险滩。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毛主席在大渡河陷死局,晚清90岁秀才宋大顺指明路,助红军完成逆转 这事儿得从
谈古论今朝
2025-09-23 00:43: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