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顺治帝正和降清不到两年的义王孙可望一起纵马打猎。突然,一支冷箭射来。孙可望

没睡醒的芭比 2025-09-22 11:19:07

这天,顺治帝正和降清不到两年的义王孙可望一起纵马打猎。突然,一支冷箭射来。孙可望立刻倒地,当场死去。 顺治帝看着地上的尸体,表情很复杂。这事看着像意外,其实藏着清廷的算计,也带着南明遗孤的悲哀。 孙可望的命运转折点,得从 1646 年说起。 那一年,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军杀死。孙可望是张献忠的义子,当时还有 “一堵墙” 的名号。 他带着四万残兵,一路穿过云南、贵州。正好赶上云南发生沙定洲之乱,孙可望趁机拿下昆明。 之后,他改回自己原本的姓,和李定国、刘文秀一起管理云南。他推行屯田制度,落实 “革故鼎新,养兵恤民” 的政策。 那个年代到处打仗,云南成了少有的安稳地方。 但权力的诱惑,很快缠上孙可望。1649 年,他向永历朝廷要秦王封号,没被同意。 被拒后,他没收敛,反而让陈邦傅伪造朝廷敕书。接着,他在昆明大办封王典礼,场面很大。 为了清除挡路的人,他制造 “十八先生之狱”,杀了十八名南明大臣。这些人的血,成了他实现野心的垫脚石。 1652 年,孙可望发起反攻,打出 “两蹶名王” 的战绩。 李定国在桂林城下,逼得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死。衡州之战中,李定国又杀了敬谨亲王尼堪。 这两场胜仗,让清廷受到很大震动。可孙可望却陷在 “秦王” 的空名里,再也没了抗清的心思。 他要求所有官署门口都加 “秦” 字,处处显示自己的权势。到了 1654 年,他又制造一次 “十八先生之狱”。 这次,他杀的是反对自己篡位的吴贞毓等大臣。他的狂妄,终于让内部出现分裂。 1656 年的一个深夜,李定国悄悄带军队行动。他把永历帝从贵州安隆接走,秘密送到昆明。 孙可望在贵阳誓师,准备出兵打李定国。可没想到,白文选、马维兴等将领当场倒戈。 他手下的十万大军,一下子就垮了。 兵败后,孙可望只带五十多人骑马逃走,一路逃到清朝的地盘。他投降清朝的过程,充满意外。 1657 年,他向洪承畴投降时,身边只剩五百个残兵。但顺治帝却给了他超规格的接待。 简亲王济度、安亲王岳乐,带着公、侯、伯这些官员出城十里迎接。十天里,顺治帝摆了三次宴席,还赏他一万两白银。 但这种 “优待” 根本不是真心,只是清廷暂时的手段。孙可望为了保住自己,献出详细的云南、贵州地图。 他还派十九个熟悉当地地形的向导,给清军带路。甚至写信劝自己的旧部投降,断了李定国、刘文秀的后路。 1659 年,李定国、刘文秀彻底没了抵抗能力。 可西南局势一稳定,孙可望就没了利用价值。1660 年,他主动上书,请求辞去义王封号。 顺治帝表面上挽留他,说尽客气话,其实已布好杀他的局。 同年六月,顺治帝以打猎为理由,邀孙可望到西郊。孙可望没防备,一支冷箭突然射来,正好击中要害。 清军将领看到后,赶紧喊 “误射”,想掩盖真相。 这位曾经让清廷忌惮的枭雄,倒在血泊里,眼里满是不甘心。他到死都不知道,所谓的 “误射”,不过是清廷用完就杀的老办法。 孙可望的悲剧,根本原因是他在权力游戏里彻底迷失自己。 从张献忠义子,到南明掌权大臣,再到清廷的义王,他每一次身份变化,都带着强烈的功利心。 他在顺治帝面前炫耀滇黔地图时,有没有想起当年和李定国在定番会议上的争论? 那时候,李定国力主联合明朝势力抗清,他却一心想在云贵地区割据。后来,他把永历帝当棋子,还想篡位当皇帝。 就是这份短视和狂妄,让他最后成了清廷的 “投名状”。 更让人感慨的是,孙可望死了,也没换来清廷的半点信任。 顺治帝在派人杀他的同时,就开始削弱他的影响力。他的弟弟孙可升被 “接” 到京城后,就再也没在史书里出现过。 清廷对待投降的大臣,向来是这套 “恩威并施” 的手段:需要时,把你当宝贝;用不上了,就像扔破烂一样丢掉。 孙可望的一生,像一场荒唐的梦。权力的诱惑、人性的贪婪、命运的无常,都在他身上体现。最后,只留下一段让人叹息的悲剧。

0 阅读:59

评论列表

西部边疆

西部边疆

1
2025-09-22 13:30

说明叛徒没好下场,吴三桂,孙可望

猜你喜欢

没睡醒的芭比

没睡醒的芭比

没睡醒的芭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