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一位老人坐了20年的牢终于出狱了,出狱后由于有了案底,找工作时四处碰壁,无奈只能选择蹬三轮维持生计,后来被国家召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杭州街头,曾经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每天蹬着三轮车,穿梭在狭窄的巷弄和热闹的市场,许多人只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送货工人,根本不知道他曾经在抗日战争的天空中搏击过,还是当年飞虎队的中国飞行员。 吴其轺1918年出生在福建闽清县的农村,家境算不上贫穷,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重视教育,从小就严格要求孩子。 吴其轺从四岁就进入私塾,十二岁时进入青岛礼贤中学,他起初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但1936年偶然看到笕桥航校招生的消息后,心中升起了新的志向,他没有等父亲的同意,便退学去报考,顺利被录取。 在航校的日子非常艰苦,每天体能训练和飞行理论学习都排得满满,吴其轺凭借毅力坚持下来,飞行技术不断提高。 1941年,他以少尉军衔毕业,被分配到空军第五大队驻芷江机场,正式成为一名战斗飞行员,他驾驶的是P-40战机,开始执行对日作战任务。 抗战期间,吴其轺飞行了88次任务,累计时间超过800小时,他击落敌机5架,击伤3架,也曾三次被击落,1941年6月他在成都上空与日军遭遇,被击中坠落,受伤严重,左腿和臀部留下了后遗症。 休养一年多后,他再次回到前线,1943年春天,他执行轰炸任务时,飞机被高射炮击中二十多处,但他依然设法飞回芷江,战友们惊叹飞机竟还能着陆。 他还曾四次飞越驼峰航线,那条航线因高山、恶劣天气和敌机拦截而闻名危险,但他都顺利完成任务。 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其轺押送日军飞机到芷江,随后作为分队长在南京见证了日军投降仪式,他坐在会场前排,亲眼看着日本代表签署投降书。 这一刻对他来说是对多年浴血奋战的最好回报,战后他获得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和航空勋章在内的十七枚勋章,军衔晋升为中校。 1948年他赴美国西点军校航空分校进修,之后返回台湾担任教官,1949年,他遵从父亲的愿望回到大陆,在北京南苑机场教授飞行。 1950年,他辞职到浙江之江大学任教,1953年因政治背景被捕,判刑20年,被关押在绍兴和余杭农场,监禁期间生活艰苦,他的旧伤复发,但仍坚持劳动改造。 1974年,吴其轺刑满释放,出狱时已是56岁,身体大不如前,他带着案底求职处处受阻,工厂、商店都拒绝录用他,他在杭州街头四处碰壁。 最终他花钱买了一辆旧三轮车,靠为针织厂送纱线、为商店运货维持生活,他每天凌晨出门,风雨无阻,夏天烈日下大汗淋漓,冬天寒风中修链条,六年间一直这样坚持。 1980年,国家落实政策,对他的案件重新审查,最终为他平反,恢复名誉,杭州大学地质系标本室返聘他为标本员,他不再需要蹬三轮,而是在实验室里整理岩石和化石样本,安静而稳定。 他会用英文资料做标注,把样本整理得井井有条,学生们有时围在他身边听他讲当年的飞行经历,那些亲历的空战让年轻人肃然起敬。 2005年,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他回到当年的芷江,凭吊战友,昔日的战场早已换了模样,但记忆仍然清晰。 他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勋章和部分装备捐赠给纪念馆,希望后人记住那段历史,他晚年还享受到了浙江省委的关照,被安排了住房,生活有了保障。 2010年10月13日,吴其轺在杭州病逝,享年92岁,飞虎队和抗战纪念馆都为他送来花圈。 这位曾经驰骋蓝天的飞行员,经历了荣耀、坎坷、劳苦,最终回归平静,他的一生既是个人的传奇,也是国家历史的缩影。 信源:百度百科——吴其轺
1974年,一位老人坐了20年的牢终于出狱了,出狱后由于有了案底,找工作时四处碰
如梦菲记
2025-09-22 10:43:38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