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个走江湖的男子故意让毒蛇咬自己的舌头,等蛇释放完毒素后,他一口咬下蛇头,周围的人都惊在原地......此人就是被克林顿称为“东方蛇医”的季德胜,祖上四代专治毒蛇咬伤,只不过他的独门绝学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代的南通庙会上,有过一场让人至今记忆犹新的场面,一个走江湖的中年男子,当着众人的面抓住一条毒蛇,把舌头伸到蛇嘴里,毒蛇猛地咬住,他的舌头很快肿胀发黑。 人群以为他必死无疑,他却随即咬断蛇头,吞下自制的药片,过了不久,肿胀消退,他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 这人就是季德胜,一个被称为“东方蛇医”的民间名医,这样的举动,不仅是为了证明药效,也是他一生探索蛇伤治疗道路的缩影。 季德胜1898年出生在江苏宿迁的耿车镇,他家世代以捕蛇和治蛇伤为生,生活非常贫困,父亲季明扬靠祖上传下来的秘方行医,没有田地房屋,全家常年漂泊。 母亲早早去世,他从小就跟随父亲捉蛇、采草药,十岁时已经能够分辨不同种类的毒蛇,知道哪些草药在什么季节、什么时辰采集效果最好。 少年时的他,每天要上山收集蜈蚣、草药,还要帮父亲处理毒液,艰苦的经历让他很早就掌握了不少关于蛇和草药的知识。 1923年父亲去世后,他独自挑起生活重担,父亲只留下了一个没有固定配比的药方,全凭经验抓取,他靠着这个方子走街串巷卖药维生,但很快发现疗效不稳定。 他开始反复试验,先用单味药材观察效果,再不断调整配比,为了验证药效,他常常让毒蛇咬自己的手臂或腿,然后服药观察中毒和解毒的全过程,长年累月,他的身体布满了蛇牙留下的疤痕。 他做这些冒险的事并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为了总结经验,让药更可靠,在一次次试验中,他逐渐形成了更加稳定的药方,用七叶一枝花、半枝莲、蜈蚣等药材组合成黑色药饼,后来又改进成小药片。 相比当时西方的抗蛇毒血清需要针对具体蛇种,他的中药可以普遍适用,价格也低廉,更适合在农村地区使用。 在战乱的年代,他的药也引来过觊觎,抗战时期,他在街头卖药表演时被日本军医看中,日本人拿出重金想买配方,他知道一旦交出去,可能会被敌人用来救治军人。 为了不让秘方落入对方手中,他宁愿冒险拒绝,后来甚至在一些地方,他不得不躲避追杀,靠山中草药养伤数月才活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重视挖掘民间验方,1954年,南通卫生部门和著名中医朱良春一起找到他,希望验证他的药效,经过多次随访调查,确实发现不少蛇伤患者因他的药痊愈。 看到这种情况,他决定把秘方无偿交给国家,1956年起,他进入南通中医院,专门治疗蛇伤,还指导同事辨别蛇种、处理伤口。 他的药在临床上显示出很高的成功率,五六十年代,南通中医院统计的数百例蛇伤病例几乎没有死亡,解放军在野外训练时常遇毒蛇威胁,蛇药片因此被列为部队的必备药品。 此后,它还出口到东南亚,在国际上逐渐有了影响,1960年代,蛇药片甚至作为军队特需药品随部队援越作战,挽救了许多士兵的生命,1980年代,它被列为国家保密项目,不允许外界随意参观或复制。 随着研究深入,现代药理学对药片中的成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半枝莲能消肿止痛,蜈蚣在中医里用来通经活络。 多种成分配合在一起,使得蛇药片既能对抗蛇毒,也能用于带状疱疹、腮腺炎等炎症性疾病,这些研究成果印证了季德胜多年来的实践探索。 季德胜在晚年仍不断尝试新思路,他设想能否用蛇毒治疗眼疾或癌症,但未能完成,1981年,他因病去世,享年79岁。 他留下的蛇药片继续由南通制药厂生产,2011年这一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药片获得过国家质量奖,远销海外,被称为中医的代表之一。 季德胜的一生是典型的民间智慧与国家医疗体系结合的例子,他从一个在庙会上卖艺求生的江湖郎中,变成了在正规医院任职的专科医生。 他把救命的秘方交给国家,而不是留作家族私产,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他的努力不仅挽救了无数普通百姓的生命,也推动了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应用。 今天他的名字依然被人提起,不仅因为那些惊险的表演,更因为他用一生换来了可靠有效的蛇伤治疗方法。 蛇药片至今仍在临床使用,军队和基层医院都有储备,这证明了民间经验在科学化之后,依旧能发挥巨大作用,季德胜的经历提醒人们,珍视和保护传统医术,让它们通过科学方法继续造福社会。 信源:百度百科——季德胜
1955年,一个走江湖的男子故意让毒蛇咬自己的舌头,等蛇释放完毒素后,他一口咬下
如梦菲记
2025-09-22 10:43: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