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王之涣 “诗坛斗嘴”:宴会争诗起争执,互不相让约再比 在盛唐的诗坛,王昌龄与王之涣皆以边塞诗闻名,二人并称,诗作各有千秋,可私下里,他们却常为诗的优劣 “斗嘴”,互不服气。 一日,长安城中高门大户设宴,遍邀文人雅士,王昌龄与王之涣皆在受邀之列。宴会上,美酒佳肴摆满桌案,众人推杯换盏,吟诗作对,气氛热烈。酒过三巡,话题自然而然转到了诗上。有人提及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赞叹此诗意境雄浑,将边塞的沧桑、征人的思乡与对良将的期盼,凝练在短短四句之中,尽显 “七绝圣手” 风采。 王之涣听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笑意,端起酒杯说道:“昌龄此诗,确有妙处,不过若论边塞诗的气势,我那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丝毫不输。我这诗开篇‘黄河远上’,视野由下至上、由近及远,将那塞外雄浑壮阔的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昌龄兄的诗,在写景的奇崛上,可比不上。” 王昌龄一听,顿时来了兴致,放下酒杯,挺直身子反驳道:“之涣兄,你这话说得可就偏颇了。我《出塞》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纵横古今,将秦汉以来的历史与边关关联,这历史的厚重感,岂是你那单纯写景能比的?而且我诗中对和平的渴望、对良将的呼唤,情感更为深沉。”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谁也说服不了谁。王之涣涨红了脸,用手指着王昌龄:“你那诗用词太过平实,少了几分新奇。” 王昌龄也不甘示弱,站起身来,拍着桌子:“你那《凉州词》,后半段太过含蓄,不如我诗直抒胸臆来得痛快!” 争论愈发激烈,两人面红耳赤,情绪激动之下,差点就要动起手来。周围的宾客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有人赶忙上前劝阻,七手八脚地将他们拉开。 被众人拉开后,王昌龄与王之涣仍气呼呼地瞪着对方。王昌龄喘着粗气说道:“今日暂且饶你,下次定要与你分个高下!” 王之涣也嘴硬回应:“好!下次再比,我定要让你心服口服!” 这场 “诗坛斗嘴”,虽以差点动手的小插曲告终,却也成了文人圈里的一段趣谈,大家都知道,王昌龄与王之涣这对诗坛 “冤家”,为了诗,谁都不肯让步,而他们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也在这一次次的争论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
王昌龄王之涣“诗坛斗嘴”:宴会争诗起争执,互不相让约再比 在盛唐的诗坛,王昌龄
正史记录
2025-09-22 09:46:47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