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跨界创新药性价比成看点,净利大增1313%的中药股领衔

新浪财经 2025-09-21 11:48:32

9月以来,在沪深两市持续向好走势下,前期的热点板块创新药再度走强。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三季度尚未结束时,创新药指数的季度涨幅接近30%。从这一板块个股的年内二级市场表现看,最新在81家公司中仅有4家年内股价还在下跌。在大多数个股股价已经实现可观涨幅背景下,新布局这一赛道筛选标的的逻辑需要考量的因素或许更多。

Wind资讯显示,截至9月15日收盘,在其创新药分类名下的81家内地公司中,以舒泰神、广生堂为首的15家公司已经实现了年内涨幅翻番,仅有2家公司股价下跌超过10%。仅就三季度的表现看,卖方多数认为,板块经历了七月大涨和八月休整后,有望在九月开启下一轮上攻行情,这背后的行业层面原因大体在于创新药审批加速、不断有临床或大单品突破消息出炉、业绩层面回暖等等。

“在产业潮涌背景下,四季度投资者筛选创新药公司需要拓宽视野,毕竟严格意义上的创新药公司大多已经有过充分表现,即便短期回调也已不再便宜,姑且搁置中长期趋势,短期的性价比不如几个月前了。但大产业链中创新药的虹吸效应已经显现,部分布局创新药的中药公司和为创新药服务的医疗服务公司也值得考虑。”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

书面回复时,博时基金经理陈西铭表示:“我们仍然看好创新药板块行情,认为行情已从所有创新药公司普遍重估的第一阶段进入考验实际兑现的第二阶段,真正能谈成好的BD合作、产品放量超预期的公司仍有望表现突出。此外,小部分遗珠也有待进一步发掘。我们也看好业绩表现突出的板块,如骨科、创新药上游,部分业绩有望改善的板块如医疗设备。此外,我们认为AI、脑机接口等新技术将改变医疗体系运行方式,但由于医疗机构的预算约束,短期相关上市公司报表变化不大,但我们相信,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变化将改变行业。”

9月产业逻辑继续催化创新药板块

业绩上涨支撑赛道扩容标的走强

产业逻辑层面,创新药板块继续奋力前行,最新本月初举行的世界肺癌大会也成为中国创新药企展示的舞台,例如百利天恒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iza-bren(EGFR×HER3双抗ADC)两项重要研究成果入选了世界肺癌大会官方新闻发布计划,并进行了口头报告。迪哲医药报告了其自主研发的新型肺癌靶向药舒沃替尼片(商品名:舒沃哲)和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胶囊(商品名:高瑞哲)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11项最新研究。此外,恒瑞、百济等大约20家中国创新药企也在大会上发布了在研重磅新药的进展。

在书面回复时,北京某头部公募医药基金经理指出:“中国创新药经过过去10年来的发展,终于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这是今年中国创新药最核心的逻辑。今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一个是三生制药以14亿美元的首付,卖给辉瑞一个非常创新性的分子,另外一个是信达生物在全球肿瘤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一个中国全球创新分子的优异数据。”

其进一步强调,“未来10年,中国创新药的逻辑就变成了迈向全球市场,怎样在全球市场中抢占巨大的市场份额;今年常说的创新药BD核心就是我们由对外授权方式进入到全球市场。而未来这10年,也是由BD所驱动的全球市场竞争来带动的行情。”

仅就9月来看,来自赛道内非龙头上市公司也在不断产业突破,鲁抗医药全球首个反式乌头酸绿色生物制造项目投产,推动微生物发酵技术向合成生物技术转型,形成“一平台、五支撑、四方向、十产品”体系。‌辰欣药业投资近4亿元研发创新药和高端制剂,与30余家科研机构合作,产能布局全国前列,计划每年1-2个1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万邦德创新药研发获突破:WP107、WP103获FDA临床试验许可,石杉碱甲口服溶液国内临床获批,孤儿药资格认定拓展治疗领域。

上述例子表明创新药开始百花齐放,随着创新药成为医药生物产业链中的焦点,其外延的拓展也成为必然。从产业链来看,医疗器械、CXO、中药等多领域与创新药有交集的公司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这些公司业绩表现不错的前提下。

中报来看,在内地的中药上市公司中,四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已经超过了200%,这其中至少特一药业和步长制药在创新药的布局上已经有所建树。同时,特一药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大约1313%。因为中报横跨一季度和二季度两个阶段,存在部分公司在一季度相对淡季业绩一般,但二季度业绩已经出现明显起色的情况。从二季度来看,例如在医疗服务公司中,今年最新涨幅大约81%的普蕊斯,单季营收净利双增,归母净利同比增45.17%。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强调:“业绩因素对创新药的股价能否持续表现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上市公司核心单品开始释放业绩,其对推动股价和推动市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某种程度也反映出企业产品适销对路,从而对研究和技术团队的临床再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中药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创新药

特一药业成为大潮流中典型标的

从整体医药生物上市公司中报来看,净利润增幅排在最前列的三家公司同比增幅分别为1820.97%、1504.30%、1313.23%,其中排在第三的特一药业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约为268.94万元,而今年中报这一数字则达到了3800.77万元,涨幅约为13倍。

究其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华鑫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指出:“营销改革逐步释放止咳宝片的市场潜力。”其进一步给出解释:“公司自2024年初开启核心品种止咳宝片的销售改革,在药店渠道逐步由经销商模式调整为自营+经销商的混合模式。销售改革导致2024年止咳宝片发货下滑,利润受拖累。目前自营团队已形成初步规模并高效运转,同时销售费用投入增加,有效提升了特一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2025年上半年止咳宝片的销量实现3.31亿片,恢复至2023年同期的61.29%,营销改革的效果显现。”

光大证券也持相似的观点:“2025上半年公司深化营销组织变革取得积极成效。销售模式坚定重塑,OTC系列产品已调整为自营+推广服务商的混合模式。组织架构合理调整,分为自营销售部、线上营销部、第三终端销售部、品牌市场部及市场督导部等部门。自营团队规模稳步扩大,覆盖区域进一步拓展。止咳宝片实施分规格、分渠道销售管理,线下积极拓展连锁药店合作网络,线上深化与主流电商平台的合作,依托止咳宝片使特一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

引人注意的是,特一药业在创新药上也有着自己的规划。7月底公司在“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公司有没有在研的创新药”时,特一药业方公开答复,其中提到积极抓住中药产业发展的机遇,加强与相关院所合作,开发中药创新药。从举措上看,公司在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努力提升自身在创新药领域的竞争力。

而特一药业也是诸多积极力求在创新药领域有所建树的中药企业中的一例,同期包括丽珠集团、步长制药等都已经示范了这种成功跨界的思路,从而也激励了行业内的后来者。以步长制药的创新药产品来看,例如其全球首个国产长效EPO(促红细胞生成素)药物,用于治疗肾性贫血及化疗后贫血,2024年9月提交上市申请,填补国产长效EPO空白‌。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产业人士指出:“中药与创新药的逐渐融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传统的中医模式也在悄然改变,最好的佐证就是很多中医医院现在都变成中西医结合医院了。”当然这样的趋势也是在政策的支持下所悄然发生的。

首先,这就离不开结合两者的一个名词“中药创新药”。根据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中药创新药指未在国家药品标准及《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收录、具有临床价值且未在境外上市的中药新处方制剂。根据2020年发布的注册分类标准划分为三个子类:1.1类(复方制剂)

基于临床经验开发的创新复方,如2025年获批的小儿黄金止咳颗粒。1.2类(提取物制剂)单一药材提取物制剂,例如2022年上市的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1.3类(新药材制剂)以新发现药用部位或新炮制方法制备的制剂。

“作为最高级别的中药创新药,1.1类中药创新药在医保目录调整中受到优先关注,一方面体现为‌政策倾斜‌,国家医保局对具有突破性临床价值的1.1类中药创新药实施快速准入机制,80%以上的创新药能在上市后2年内进入医保目录‌。另一方面体现为评审优势‌,医保评审时,1.1类新药因属于全球新或突破性疗法类别,在安全性、有效性、创新性等维度评分中更具优势‌。”前述不愿具名产业人士表示。

二季度医疗服务业绩逐渐复苏

科创板公司普蕊斯从辅助角度切入创新药

除去从产品角度存交集的中药外,从服务角度存交集的就是包括CRO等在内的医疗服务类公司。这其中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美迪西、凯莱英等龙头型公司早已被充分挖掘投资价值,近期逐渐开始走强的主要是创业板和科创板中一些相对体量不大的公司。

例如科创板上市公司普蕊斯,作为一家SMO公司,其主营业务为提供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最新该股的总市值仅为39亿元,不过同一时间段年内的涨幅约为81%,在医疗服务类上市公司中排在前列。

分析股价表现不错的背后原因,首要的一点还是和业绩层面有关。虽然从上市公司中报来看,上半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0.54亿元,同比下降1.40%。但若单看第二季度,第二季度营业收入达2.14亿元,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为0.47亿元,同比增长45.17%。从整体上半年订单的情况看,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为6亿元,同比增长40.12%,在手订单为19.98亿元,同比增长9.45%。

对此,券商长城国瑞的研报点评称其“业绩边际向好,新签订单快速增长”。其进一步分析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略有下滑,但单季度来看,第二季度业绩呈现出同比向好、显著环比改善。“今年上半年行业和客户需求呈现复苏的迹象,公司询单数量同比实现较快增长,订单增加主要由于国内外制药企业的新药临床试验对SMO服务的需求增加,SMO在医药临床研发中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所致。”研报对此深入分析原因。

同样,公司在业务的拓展上也与火热的创新药领域产生互动。在“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有投资者提问“今年创新药板块很亮眼,公司有没有新的突破口,或者与国外大药企签新订单协议?”

对此普蕊斯方面表示:“公司自创立初期便致力于承接具有创新性及高临床价值新药的SMO项目,在前沿研发领域如TCR-T、治疗用核药、CGT、ADC、双抗、多抗、GLP-1等研发管线上均有业务布局,服务可覆盖诸多肿瘤领域。公司主要客户为国际药企或国内知名创新药企,与2024年全球前十大药企均有合作。”

同样公司承认“创新药出海进入黄金期”对业务有推动作用。本月接受高毅资产等机构调研时,公司表示:“海外BD交易日趋活跃对公司业务的促进(1)带动公司新项目数量与合同金额增长的每一个成功BD交易,背后可能意味着1个或多个新的临床试验项目启动,预计会为公司业务带来增量。(2)项目经验与单项目收益提升通过BD交易的项目,通常是前沿领域(如DC、双抗、CGT等)、瞄准大适应症或稀缺靶点的“明星资产”。这类项目技术复杂、标准严格、时效性强,对SMO供应商的服务能力要求更高,利好头部SMO企业。部分药企为抢占市场先机,往往愿为高质量、高效率的临床执行服务支付溢价。(3)增强客户黏性。开展BD交易的企业通常具备充足资金,公司与国内BD交易金额较高的药企基本都有合作。”

从中报十大流通股股东看,由明星公募医药基金经理管理的天弘医疗健康和融通健康产业持续出现在前十的榜单之中。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建议。)

0 阅读:4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