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高等级的古代祭大地的祠——山西运城万荣县后土祠。 它的历史比北京皇家祭地的场所地坛早约1500年,二者级别等同。这种后土崇拜在国内其他省份并不多见。 万荣后土祠的来源与黄帝有关,相传他在此处扫地为坛祭祀大地神祇,现在祠里存有明代石刻的“黄帝扫地之坛”的石碑。汉代始建后土祠,汉武帝六次来此祠祭祀并作了著名的《秋风辞》;宋真宗来过,他御书的《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刻存于院内。在古代,共有8位皇帝24人次来此祠庙祭祀,作为一个祠庙能有一位皇帝前来祭拜过就很了不起了,就值得当时的人们刮目相看了,可它居然有24位皇帝光临,可见此祠规格等级之高。 祠内主要供奉的是“大地之母”后土圣母,也称圣母娘娘,敬奉的神祇级别明显不同于国内其他地方的土地老、土地爷。此祠前身多次被黄河水淹没损毁又多次重建,现存建筑基本为清代同治年间(1870年)重建。但有说山门为元代建筑,秋风楼为明代遗构。 此祠最大看点为秋风楼,木质架构繁杂精致。其次为品字形的三个戏台,一个寺庙同时有三座相邻的如此布局的戏台实为少见。同时,木雕、砖雕等也很精湛。 秋风楼下有一条张仪古道,是战国时魏国(万荣人)名士张仪前往秦国拜相走过的车马官道。据介绍,抗日期间,八路军三万两千人在朱老总率领下经过秋风楼下的门洞,前往抗日战场。 从祠庙的后出口出来,对面小山上修建了步梯和观景平台,可以远眺黄河,也能看到汾河从这里汇入黄河的景象。
如果秦始皇陵100%完好挖掘,那么我们最可能得到的珍贵物品就是:深埋地下两千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