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工作,低保会被取消吗?2025年最新政策来了! 厦门市低收入人口共有19

南熙谈娱 2025-09-21 10:43:35

低保户工作,低保会被取消吗?2025年最新政策来了! 厦门市低收入人口共有19539人,其中低保对象14508人——他们最关心的就业与低保待遇问题,如今有了更人性化的答案。 近日,厦门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邬仁刚做客市人民政府网,解读新出台的《厦门市低收入人口救助办法》。这项于本月开始施行、有效期5年的新政策,为低保户就业与低保待遇的关系提供了明确指引。 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成员来说,找工作不一定会失去低保。关键在于家庭总收入是否超过当地低保标准。 01 低保就业政策重大变化 过去,许多低保户担心找到工作后收入超过标准,会立即失去低保资格。这种担忧往往使他们不敢寻找工作或不敢全职工作,陷入了“贫困陷阱”。 2025年,多地出台了更加精细和人性化的低保政策。厦门市新出台的《救助办法》系统性地构建了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政策通过精准认定和动态监测,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厦门市延续执行了优于省政策的规定,合理确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尺度。 02 收入认定标准更加宽松 在收入认定方面,厦门市采用了比省规定更宽松的标准。关于低保边缘家庭收入,省规定在低保月标准的1.5倍,厦门则放宽到2倍。 目前厦门市的低保月标准为每人每月1200元。这意味着低保边缘家庭的月人均收入低于2400元即可符合条件,比省标准(1800元)多了600元的空间。 家庭金融资产方面也有了明确的分档标准:第一档低于57600元,第二档低于86400元,第三档低于115200元。这种分档方式使低保资格的认定更加精细化和合理。 03 就业鼓励措施实实在在 新政策鼓励低收入人口积极就业,体现了显著的人文关怀。 在核算家庭收入时,已实现就业的可按就业收入30%或最低工资标准的50%扣减就业成本。这一政策显著降低了因工作而产生的交通、餐饮等成本对实际收入的影响。 多项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残疾人劳动收入的30%;低收入人口首次就业第一年的全部收入;60周岁以上老年人打零工、自给自足种植(养殖)所得等。这些规定为低保户就业提供了实质性激励。 04 渐退期机制保障平稳过渡 多地设立了“救助渐退期”机制,确保低保户在就业后能够平稳过渡。河南省规定对低保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可以给予一般不超过6个月的低保渐退期。 上海市的规定更为精细:根据救助金减少部分金额不同,给予2-6个月不等的渐退期。渐退期内按不同比例发放渐退金,逐步减少而非突然切断救助。 例如,救助金减少200元/月以上的,给予6个月渐退期。首月按全额发放,后续月份按5/6、4/6、3/6、2/6、1/6的比例逐渐减少,第七个月才完全停止。 05 特殊群体享受全额补助 新政策对特殊群体给予了特别关注。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等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的,按低保标准的全额发放保障金。 这意味着即使这些特殊人群找到工作,只要他们仍然符合低保条件,就能继续获得全额补助。这一政策消除了特殊群体就业的后顾之忧。 对于特困人员,厦门市还对其住院期间的护理费用予以全额救助。每天护理费标准按最低工资的13%(全护理)和7%(非全护理)确定,当年累计不超过6个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 06 动态监测与退出机制 低保资格实施动态监测机制。乡镇(街道)对低保家庭的经济状况定期核查: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的每年核查一次;收入来源不固定、有劳动能力的每半年核查一次。 一旦家庭收入和财产不再符合低保条件,将会按相关程序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停发手续。隐瞒收入变化可能构成骗保行为,情节严重时会面临法律责任。 政策同时也强化了劳动约束: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无业人员,经推荐就业无正当理由不就业达2次以上,或不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达3次以上的,不认定为低保对象。 07 如何应对工作后的低保变化 低保户找到工作后,应立即向民政部门报告就业情况和收入变化。主动报告并配合核查是最佳选择,既符合法律法规,也体现了诚信原则。 民政部门会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核查,确认收入是否超过低保标准。如确认超过标准,将正式通知取消低保待遇,并说明原因和依据。 对取消决定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与低保管理部门的沟通至关重要,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厦门市新出台的《救助办法》不仅放宽了认定标准,还建立了就业激励机制。残疾人劳动收入的30%不计入家庭收入;低收入人口首次就业,第一年的收入也不计入家庭收入。 甚至60周岁以上老年人打零工、自给自足种植(养殖)所得,也不计入家庭收入。这些措施切实鼓励低收入群体通过劳动改善生活状况。 政策设计者认识到:社会救助不是要创造依赖,而是要提供通往自立的桥梁——这正是2025年低保政策改革的核心要义!

0 阅读:0
南熙谈娱

南熙谈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