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毅,台湾著名时事评论员,在分析两岸关系时提出了自己对台湾统一的深刻见解,他警告,长期的“困台”策略,看似能够“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避免直接的冲突,但实际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这招不仅可能给台湾民众带来巨大痛苦,而且可能会削弱两岸统一的基础,甚至导致未来的和解变得更加困难。 这话确实说的在理,2025年最新的数据显示,台湾和大陆的双边贸易额已经占到它GDP的30%以上,这意味着每三块钱的经济产出里就有一块来自和大陆的往来。要是突然断供,货架立马就得空一半。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更夸张,从原材料到市场,几乎每个环节都和大陆产业链深度绑定,民进党当局之前脑子一热把华为列入黑名单,结果最先哭爹喊娘的是台湾自己的电子代工厂,订单减少导致的裁员潮,差点把高雄科技园变成“求职广场”。 这种经济上的深度依赖,决定了“困台”策略根本不可能!看看美国对古巴搞的那套封锁,从1962年肯尼迪时代就开始,整整六十年过去,卡斯特罗家族没倒,倒是让古巴老百姓连感冒药都得托人从国外带。 联合国大会连续29年呼吁解除封锁,每次都有184个国家支持,只有美国和以色列投反对票,但这有用吗?古巴的通货膨胀率早就飙到了普通人看不懂的数字,可政府的支持率反而在外部压力下变得更稳固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民进党当局现在就天天喊“大陆要经济绞杀我们”,要是真搞长期封锁,这不正好给他们送了现成的政治口号吗? 更麻烦的是,封锁状态下最受伤的往往是真正支持统一的力量。民进党这几年在台湾搞的“绿色恐怖”已经初见端倪,从拒绝大陆旅展入境,到不承认暨南大学学历,再到把北京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列入交流黑名单,凡是和大陆沾边的事都被贴上“统战渗透”的标签。 这种时候,要是再来个长期封锁,他们还不趁机把所有统派人士都打成“大陆卧底”? 军事上的长期包围更是赔本买卖。且不说航母战斗群每天的油钱够买多少杯珍珠奶茶,光是国际舆论的压力就受不了。美国对古巴封锁了六十年,结果每年在联合国都被群起而攻之,这种道德失分的事,咱们犯不着学。 再说了,台湾海峡就那么宽,天天派军舰围着,难免擦枪走火,到时候局面反而不好控制。不如学现代战争的精准打法,就像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既解决问题又不伤元气。 两岸老百姓本来就有文化血缘联系,每年那么多台胞来大陆旅游、上学、做生意,这些都是统一的感情基础。 民进党现在最怕的就是两岸民间交流,所以才拼命搞“去中国化”教育,阻断各种交流渠道。要是咱们再搞长期封锁,不等于帮他们完成了“隔绝教育”吗?等个十年八年,年轻一代对大陆越来越陌生,统一的民意基础不就被自己削弱了?邱毅说的“和解变得更加困难”,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看看美国NASA最近干的事就知道,为了保持所谓优势,干脆把所有中国公民都拒之门外,结果呢?中国的探月工程照样按计划推进,反而加速了“去美化”进程。这说明啥?这种封锁思维从来都是双刃剑,伤别人的时候也在限制自己。 台湾问题也是一样,长期困守不如速战速决,精准清除“台独”核心力量,既避免伤及无辜,又能快速稳定局势。毕竟,统一的目的是让两岸同胞共同过上好日子,而不是把台湾变成经济孤岛。
台湾一些台独分子,开始逃离台湾,他们转移家产,私密买下黄金,想长期移民海外。之前
【9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