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大发了!”9月19日一男子花8001元捡漏了块名表,谁料,商家却以“表不在为由”拒绝发货,男子认为商家应该遵守契约精神,便将商家告上法庭,一审判决商家赔偿男子73161元,结果商家愿意发货了,但男子担心商家在表上动手脚,选择拒绝,商家见状提起上诉,二审判了![无辜笑] 张先生在某电商平台闲逛时,意外发现一款名表只要8001元,同款手表在其他渠道的售价都在7万元以上,这个价格差让他心动不已。 犹豫了几分钟后,张先生还是决定试试运气,直接下单付款,谁知道这个“捡漏”的开始,却成了一场漫长维权路的起点。 付款后的几天里,张先生每天都在等快递,一周过去了物流信息始终显示“商家正在备货”,他主动联系客服询问发货时间,得到的回复总是“稍等,正在处理”。 半个月后商家终于给出明确答复:商品缺货,建议申请退款,张先生感觉被耍了,这明显是商家发现标错价格后想要毁约。 “既然你们敢卖,就得按约定发货。”张先生拒绝了退款建议,要求商家按合同履行义务,双方在平台上争执了一个多月,商家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 张先生咨询了律师朋友,得知这种情况下商家确实构成违约,他收集了下单记录、付款凭证、聊天截图等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受理后商家的态度依然强硬,他们在庭上辩称,商品确实缺货,愿意退还货款并支付少量违约金,但拒绝按市场价赔偿差价。 法官经过审理发现,商家在平台展示商品信息时并未标注“库存有限”或其他限制条件,张先生成功支付后,买卖合同就已经成立。 并且这款手表在其他正规渠道的售价确实在7万元左右,法院认定商家无正当理由拒绝发货,判决其赔偿张先生73161元的差价损失。 判决书下来后,商家慌了,他们主动联系张先生,表示愿意按原价发货,希望能撤销赔偿判决。 张先生考虑了一下,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都过去几个月了,谁知道你们会发什么货给我?万一是二手货或者有问题的产品怎么办?” 商家不服一审判决,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他们坚持认为,既然愿意发货,就不应该承担如此高额的赔偿责任。 二审法官仔细研究了案件材料,认为一审判决并无不当,商家作为专业经营者,理应对自己发布的商品信息负责。 并且张先生拒绝接受迟到几个月的货物完全可以理解,商家违约在先,不能指望消费者无限期地等待和容忍。 最终二审法院驳回了商家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商家必须向张先生支付73161元的赔偿金。 张先生这次维权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让人满意的,7万多元的赔偿,足够买好几只同款手表了。 不过他也坦言,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可能不会这么较真,毕竟维权的过程确实很折腾人,普通消费者未必都有这个耐心。 这也提醒相关部门需要建立更加便民的维权渠道,让消费者能够更轻松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商家也太不地道了,标了价又不发货,法院判得对!支持消费者维权,不能惯着这种失信行为。” “捡漏成功反被坑,还好男子较真了,现在好多平台玩低价吸引流量,最后一句‘没货’就打发了,该好好管管了。” “赔七万多,看以后谁还敢随便标低价骗点击!消费者权益就得靠这样的判例撑起来。” “商家一开始拖着不发货,看人家真要告了才怂,结果二审还是输,何必呢?诚信经营才是长久之道。” “我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下单后商家说没货,让退款。看来以后得学学怎么维权了!” “表会不会被动手脚?这担心太真实了!商家信用崩了,谁还敢收他的货啊?” “这判决解气!电商平台上的‘钓鱼链接’就该这么治,不然普通消费者永远吃亏。” 你在网上购物时是否也遇到过“砍单”或商家拒绝发货的情况,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官方信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赚大发了!”9月19日一男子花8001元捡漏了块名表,谁料,商家却以“表不在为
轩叔观察
2025-09-20 15:23: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