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工人挖出明朝公主墓,竟然发现活人,甚至睡在公主棺! 信源:观察者网2019-03-28《活人住进明代公主墓,有人睡石棺上》 1998年,南京雨花台一带要修新铁路。施工队挖地基时,突然挖出个大坑,坑底隐约露出青石砖。 工人们觉得不对劲,这青石砖看着可不普通,赶忙报告给工程负责人。负责人经验多,一看就猜可能是古墓,毕竟南京是六朝古都,这些年考古发现不少。 考虑到工人多少信点老例儿,怕挖了墓惹先人不高兴,负责人赶紧联系了南京市文物局。 考古专家赶到后,仔细查看了现场,却直叹气,这墓看着规模不小,可墙上密密麻麻全是盗洞,少说也有十来个。 盗墓贼隔三岔五就来光顾,好东西怕是早被掏空了。专家们心里只剩个念想:要是能找到块墓志铭,或者有文字记载的东西,就能弄清楚墓主人是谁了。 发掘继续进行,可越往下挖越蹊跷。当挖到主墓室时,眼前的景象让专家们愣住了。 棺椁上整整齐齐铺着一床棉被,旁边壁笼里塞满了旧衣服、被子,墙角还堆着烟头、瓜子壳、塑料袋这些杂物。这哪像古墓?倒像个有人常住的破屋子。 专家们面面相觑,盗墓贼再穷,也不至于住到墓里吧?报警后,警察来了一问,真相让人心酸,原来是几个来南京打工的农民工,找不着工作也没地方住,看这墓室能挡风遮雨,就搬了进来。 他们白天出去找活干,晚上回来就在这儿睡觉,哪管里面埋的是谁。专家们无奈,警察帮忙登记身份,还给他们安排了工作。农民工搬走后,专家们刚要继续发掘,没想到又来了位不速之客。 这老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见到专家就喊:“别挖了!这是我家的祖坟!”原来老人自称是守陵人,祖上在靖难之役时受过福清公主的恩情,世世代代守着这座墓。 他年纪大了,平时就住在墓地周边,听见动静赶紧跑来看看。之前盗墓贼挖洞,他一个人根本拦不住;这回听说有人大张旗鼓发掘,他急得不行,生怕祖坟遭了殃。 等弄清楚是考古队,老人才松了口气,把墓主人的身份说了出来——这是明太祖朱元璋最疼爱的福清公主。 确认墓主身份后,专家们清理完墓室,找出些小型陪葬品。这座墓的特别之处不少:用了明城砖,砖上还刻着地名和人名; 墓室有城墙样的结构,楼梯也整整齐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规制。周边还找到两座石像生,这东西在古代通常是帝王陵前才有的,公主墓出现石像生,实在少见。 福清公主到底是何许人?她是朱元璋的八女儿,虽是女儿身,却极受宠爱。史书记载,她不仅长相清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难得的是懂政治。 古代女子参政是大忌,可福清公主不一样,朱元璋遇到难事总爱找她商量,她的见解常让皇帝点头。 后来她嫁了开国功臣张麒的儿子,按明初规矩,公主和驸马死后不能合葬,所以她是单独下葬的。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埋着不少公主。这些年考古发现的延安公主墓、南康公主墓等,都因驸马家眷不愿离开南京而留了下来。 福清公主的墓能保存到现在,全靠守陵人世代守护。虽然里面的好东西大多被偷走了,但这座墓对研究明代公主的丧葬制度意义重大。 如今这段尘封的往事重新被提起。古墓里的农民工、坚守六百年的守陵人,还有那位聪明能干的福清公主,共同串起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那些被盗走的文物或许再也找不回来,但墓室的结构、残留的遗迹,依然在诉说着六百年前的人间故事。 守护历史的人,终将被历史记住;了解历史的人,会更懂得珍惜现在。这大概就是文物最大的意义吧。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