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说,我们不是华人国家,只是刚好华人占多数,若是不明白这一点,就不能真正成为新加坡人!因为新加坡的底色是亲英美,就不可能是一个华人国家。新加坡能够在东南亚立足靠的就是和中国切割来讨好英美。比如新加坡把民办的南洋大学关闭,就因为南洋大学坚持汉语教学。现在新加坡已经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用汉语来日常教学。 李显龙2025年9月在国立大学论坛上直言,新加坡不是华人国家,华人只是人口多数。要真想当新加坡人,就得搞清楚这点。华人占75%,但国家认同高于种族标签。这话听起来刺耳,却戳中新加坡的痛点。作为小国,它得靠清晰定位避开大国夹击。 新加坡建国时就定调多元社会,四种官方语言并存,但英语是主导。华人多数不等于华人国家,这避免邻国猜忌。印尼马来西亚总担心新加坡成中国桥头堡。李显龙强调,国家底子亲英美,这从殖民历史来。英国撤军后,美国填补真空,新加坡签协议让美军用基地,确保安全。 这种定位不是空谈,而是生存策略。在东南亚,新加坡靠切割中国形象讨好西方。外交上走钢丝,不选边站。中国是最大贸易伙伴,但新加坡支持南海仲裁,2016年关系一度冷。2023年升级伙伴,签协议,但李显龙总提醒,别把新加坡当中国延伸。这平衡让它经济腾飞,却也招批评,说是墙头草。 南洋大学1956年由华人商人捐钱建起,是东南亚第一所华语大学。初期招生爆棚,学生学商科理工,全用汉语上课。政府不认文凭,说质量低。1960年代学生运动闹大,政府抓人,指控颠覆。1970年代入学掉,毕业生找工作难,因为职场要英语。 1979年英国专家戴因顿审高等教育,建议合并南洋和新加坡大学。1980年议会通过法案,大学关门,并入国立大学。原址建南洋理工,但全转英语教学。关闭不止语言问题,还有政治控制和经济需求。政府想统一教育,避免华语学校成极端温床。李光耀主导这事,认为华文教育拖后腿。 这事件成新加坡身份缩影。南大代表华人文化追求,但撞上国家统一政策。关闭后,华文教育退居二线。很多人觉得这是抹杀根基,但官方说为发展。至今旧址有纪念馆,记录那段史。南大关门标志新加坡教育转向英语主导,毕业生国际竞争力强,但文化传承弱。
一位新加坡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在新加坡的华人,根本不在乎中国到底好不好.很
【639评论】【3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