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韶华》褚韶华跟着闻知秋混,还不如跟着夏元。 闻知秋和夏元,两个人能量级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闻知秋是上海一家不知名药房的老板,而夏元的守元药庄,不仅掌控了整个北方的药材生意,现在在上海也开始崭露头角,一连开了六家橘井堂。 闻知秋根据《永乐大典》上抄来的古方,研究出了货真价实的清神补脑丸,他想跟上海最大的药商田记一起合作开发药方。 他之前花大力气拿到高档酒会的请柬,就是为了进去找田记药商的老板田同道谈合作的事。 没想到请柬被褚韶华给顺走了,于是他顺理成章地就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褚韶华完成。 褚韶华带着样品、产品检验书和客户反馈的效果资料找田同道谈判,没想到对方态度傲慢无礼,根本不把小小的闻氏大药房放在眼里。 不仅拒绝了合作,还把褚韶华送给他试用的药品当面砸到地上。 褚韶华气急,但是忍住了没有发作。 她出来的时候,发现离田记药店不远有一家橘井堂,里面人来人往,生意兴隆的样子。 褚韶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到店里,伙计热情招待。 褚韶华跟伙计说,她想找他们的掌柜谈生意,然后递上自己的名片。 伙计拿着名片去找掌柜,出来的时候却说,他们大老板亲自接见褚韶华。 褚韶华有点意外,等见面了才发现,橘井堂的大老板竟然是夏元。 之前在祁州的时候,夏元就很欣赏褚韶华做生意能力,想把新收购的“迟春堂”交给褚韶华经营。 但是被拒绝了,因为褚韶华想试试看,靠自己的能力单打独斗,能走多远。 结果被亲人拖累,被土匪寻仇,打拼的一切,毁于一旦。 夏元知道陈家灭门的事,对褚韶华的遭遇表示同情,他没想到褚韶华竟然也到了上海。 他再次邀请褚韶华加入自己的生意,一起打开上海药材市场。 褚韶华第二次拒绝,她说自己在闻氏大药房有股份。 夏元理解褚韶华的野心,知道她还是想靠自己的努力,在生意场上大放光彩。 于是不再强求,只说会考虑她提出跟闻氏大药房合作的事情。 褚韶华回去后,跟闻知秋抱怨田同道心胸狭隘,粗鲁无礼。 闻知秋说,这在生意场上是常事,让她习惯。 闻知秋接到橘井堂打来的电话,约他们明天下午去橘井堂谈合作的事。 他这才知道,褚韶华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仅去了田记药房,还去了橘井堂。 褚韶华没告诉他这件事,因为夏元当时只是说考虑一下,没有给具体章程,她不太确定。 没想到夏元这么快就同意合作的事。 闻知秋也挺意外,他没想到褚韶华认识传闻中“神龙见首不见尾”夏元,而且还跟对方谈生意。 第二天闻知秋特意把自己收拾了一番,带了副墨镜,摆出一副高人的架势。 褚韶华觉得大可不必,谈生意利益为主,不是个人攀比。 到了橘井堂,闻知秋看店面这么小,有点不以为然,不仅对店里的药品评头论足,而且看到橘井堂的梅掌柜,也一副倨傲的态度。 上楼的时候,闻知秋看到伙计端出去的大人参,不屑地说,这大人参在我们那就卖几百大洋吧。 结果梅掌柜说,这种人参在我们这至多算三等品,卖个千块大洋吧。 接着闻知秋注意到会客室墙上的有一幅古画,他品评:这幅画我那也有,但是比你们新,花三个大洋买的。 梅掌柜不戳破,笑笑说,这幅《老树寒鸦》是南宋赵伯驹的真迹,有收藏家出20000大洋想买。 但是夏老板没卖,宁愿挂在店里当摆饰。 这是何等的财大气粗! 闻知秋嘴上说着“是我就卖了”,心里却尴尬地恨不得脚趾抠地。 褚韶华简直不忍直视。 接着,伙计端来两碗红茶,梅掌柜说,这是英国公使送给唐次长,然后唐次长又特地送给夏老板。 闻知秋彻底不端架子了,嘴里除了惊叹,说不出任何话。 等见到夏元,闻知秋有点紧张过头。 夏元云淡风轻,他同意合作,但是提出条件:清神补脑丸不能冠闻氏的牌子,而且生产原材料也只能用橘井堂的。 这相当于闻氏大药房只提供药方,其他全交给了橘井堂。 自己好不容易做好的大饼,对方这是想连锅都给端了,只给他们留点渣渣。 精明如褚韶华,当然不同意。 没想到闻知秋跟中蛊了似的,对方说什么都答应。 褚韶华想拦都拦不住。 从这里可以看出,夏元何等厉害。 不动声色间,便将闻知秋拿捏住了。 他选择跟名不经传的闻氏大药房合作,是欣赏褚韶华的才能,还想着要拉拢她。 而闻知秋之前追着褚韶华跑的时候,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现在谈生意,还是一副不靠谱的样子。 虽然他是男主,但是不得不说,他跟夏元比,还是差别挺大。 不知道他这是装得还是本性如此?
《灼灼韶华》褚韶华跟着闻知秋混,还不如跟着夏元。 闻知秋和夏元,两个人能量级差
阿玖一的影视笔记
2025-09-19 16:41:04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