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在《抗日画报》的第14期曾刊登了这样一组照片,这组照片全部都是日本侵略者杀害中国普通百姓的照片。 韩复榘那时候是山东省主席,还兼着第三路军总指挥,手里握着山东的军政大权。他早年跟着冯玉祥混西北军,1930年后占了山东,部队扩到10万多人,还修了机场和公路,表面上加强防御。日军逼近山东时,他调卫队旅第一团上千人去济阳城北的村子布防,由团长贾本甲带队阻击。贾本甲领兵驻扎尹家、郭家那些地方,挖战壕,设机枪,准备挡住日军。孙骏昌是济阳县长,管着县城3300多居民的事务。韩复榘11月12日夜里带50多随从骑摩托去县府,下令孙骏昌固守县城,留下2名副官和10名督战队员监督,就回了济南。日军那边,有个军官在攻城时腿部中枪,事后主导了屠杀行动。这些人各自的角色,就决定了济阳那场惨剧的走向。 韩复榘出身穷苦,19岁闯关东投军,靠打仗和识字爬上来,在北伐时第一个打到北京,名声大噪。但在日军重兵压境下,他没死守到底,部队调过去后他就撤了。贾本甲在阻击战中指挥士兵跟日军干,腿受伤还坚持发令,确保阵线不乱。孙骏昌接令后组织地方武装守城墙,检查弹药,到日军包围时带头从北墙洞口突围,腿中弹爬着逃了。那日军军官中枪后士兵抬他走,他吼着下令继续攻。这些细节显示,防守一方虽努力,但日军火力太猛,济阳很快就陷落了。 《抗日画报》第14期那些照片,记录了日军在山东济阳等地杀戮平民的实况。第一张是几名两岁左右婴儿被机枪打死的模样,第二张少女胸口插刺刀,第三张母亲抱着幼女和婴儿被炸弹碎片撕裂,第四张街巷堆满被砍头的尸体。这些照片直接来自侵略现场,成了日军暴行的证据。济阳县城在济南北90华里,东南临黄河,居民3300多人。1937年10月16日,日军飞机投4颗炸弹,之后天天侦察。10月31日大集时,又投8颗炸弹,炸死11人,重伤4人,毁20多间房。赵洪道家7口死4口,12岁妹妹和4岁弟弟只剩头颅,6个月小妹肠子外露,母亲腿炸断。 11月12日夜,韩复榘调第一团去城北村落,贾本甲指挥挖壕沟设机枪。韩复榘去县府令孙骏昌固守,留人监督后走。13日上午,日军百余辆车从惠民沿黄河西岸来,到郭家遭贾团伏击,一部交火,其余40多辆包围县城。城内守军抵抗到下午4时,日军从商河增援30多辆,在西门外设伏。日军破东、南、北三面,把1800多壮丁和200多难民赶到西门伏击区,炮轰机枪扫射半小时,尸体叠层绵延二三里。那军官指挥时腿中弹,城陷后下令7天杀光百姓。从14日起,日军搜捕,不分老幼全杀。14日上午抓刘善远等四五十人,逼搬尸清街,一老人不懂日语被捅死。傍晚绑押南门外堤下,机枪扫射,他们倒在黄河滩。 这些照片和事件连起来,就看出日军不光是打仗,还针对平民下手。济阳战略位置重要,是济南北门户,日军要占济南就得先拿下这儿。飞机轰炸从10月就开始,集市上投弹专门冲着人群去,造成赵洪道家那样的惨状。守军阻击虽猛,但日军装甲车多,包围后破城赶人进伏击圈,那半小时扫射杀了两千多人。军官受伤后报复心重,下令全杀,搜捕时挨家抓人,逼劳役后集体射杀。刘善远那批人里,就他装死逃了。这些事不是编的,全有历史记录在案。 日军占济阳头三天,杀了2300多平民,县城成死城,街道空荡,房屋烧毁。屠杀方式多种,搜捕后机枪集体射杀,尸体堆河滩,血水入黄河。有些人被赶到堤坝下扫射,层层叠尸数百米。日军还烧房子,巡逻确保没人逃。居民锐减,幸存者逃周边村。刘善远中弹倒地,夜里从尸堆爬出逃脱,是那批唯一生还者。他爬河滩藏村落避巡逻。其他幸存者躲草丛或亲友家,县城剩废墟死尸。 头三天屠杀高峰,日军逐街抓人捆绑射杀,血汇小溪流河。焚烧房屋后,烟雾罩城,木梁砸地。2300多死者中,多是平民,济阳居民几乎灭绝。刘善远逃后成见证人,讲出集体射杀细节。县城陷落后,日军继续控制,幸存者散逃乡村,黄河边血水流入。整个事件显示,日军占领后不留活口,造成济阳成空城。
1951年,大汉奸刘雨田被枪毙时仍在喊:我这辈子为皇军效力,值了!刑场上的喊声刺
【5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