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1500万,这房子我绝不同意拆除!”广州贪心“钉子户”梁蓉,30多平的房屋,敢于索价1500万,没想到坚持12年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变成了当地居民,因为工程方不再妥协,而是转而重建! 伴随着这股城市建设热潮,广州涌现出了一大批所谓的“拆二代”,他们在城市改造和土地开发的浪潮中,凭借手中老房子,获得了丰厚的拆迁补偿。 在众多拆迁居民中,梁蓉却成了外界口中的传奇人物——一个典型的“贪得无厌”的钉子户。 梁蓉的房子位于即将修建的珠海大桥附近,是一套面积不足45平米的砖瓦房,其中14平米属于违建,土地证上只有30平米。 按照正常的拆迁流程,梁蓉应获得24万人民币的现金赔偿,并配套一套90平的海景安置房。 大多数居民看到这样的条件都欣然同意,搬进安置房后,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梁蓉却完全不同。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快速签约,而是先从房子位置、安置房偏僻、环境不佳等问题抱怨起来。 政府工作人员带她看了多套安置房,但梁蓉总能找出新的理由拒绝。 她不满足于原本合理的24万赔偿,也不满足于安置房的面积和位置,心里早已打算要高额拆迁款。于是,她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讨价还价之路。 最初,她提出赔偿应提高到32万,随后又提出200万、400万,甚至狮子大开口至1500万。 这一系列天价要求,让拆迁承包商和政府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协商,但每次都被梁蓉以新的借口拒绝。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梁蓉的行为几乎达到了执拗和霸道的极致。她明知自己的房子面积不大,补偿额度有限,却总觉得自己可以左右局势,承包商会再次妥协。 于是她一再反悔,甚至在承包商答应以原本赔偿款的17倍——也就是400万——支付时,梁蓉仍提出:“没有1500万,给800万也行。”她的贪婪和无理取闹彻底惹恼了承包商。 最终,开发商决定放弃与梁蓉继续谈判,工程照常推进,绕开了她的房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珠海大桥渐渐竣工,梁蓉一家却仍旧蜗居在那套老旧的砖瓦房里。房子所在的位置正好被新建的大桥挡住阳光,屋子里常年阴暗潮湿。 梁蓉一家不仅衣服难以晾干,潮湿的环境还导致衣物发霉、家具受损。屋内蚊虫横行,夜晚更是不得安宁。 原本热闹的街道,因梁蓉一家拒绝搬迁而成了半废弃的区域,垃圾随意堆放,废旧物品随风散落,屋前屋后杂草丛生。 更有一些好奇的外来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传说中的钉子户景象,却在无意间留下更多垃圾,将这片原本宁静的居民区变成了“人造垃圾场”。 邻居们对梁蓉的行为也是怨声载道。有人私下抱怨:“大家都搬走了,她偏不走,这屋子被桥挡了光,整天潮湿闷热,连走路都困难。” 有人则感叹:“她要是早搬走,生活会更舒适,拿到的补偿也够用。现在非要赖着,连自己都受罪。” 可梁蓉对外界的意见充耳不闻,她坚持自己的贪念,仿佛只要继续拖延,补偿款就会再翻一番。 她的贪婪不止是对金钱的渴望,更是一种对权力和操控感的追求。她坚信,自己能左右开发商的决策,能凭借坚持获得更多。 随着大桥建设完成,工程方已经没有动力和义务再去与梁蓉谈判,政府的态度也转为冷淡。她曾幻想的再次议价的机会彻底落空。 梁蓉一家只能在原本狭小、潮湿、阴暗的屋子里生活,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夜晚灯光昏暗,屋内杂乱无序。梁蓉常常盯着窗外刚竣工的大桥,心里充满了怨恨与不甘,却再也无计可施。
“没有1500万,这房子我绝不同意拆除!”广州贪心“钉子户”梁蓉,30多平的房屋
牧童的娱论
2025-09-19 12:40:1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