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贝森特说这话的时候,正好撞上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落地两周年。

诸葛利剑 2025-09-18 17:24:59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贝森特说这话的时候,正好撞上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落地两周年。当初美国砸了 520 亿美元补贴,想让本土半导体产业 “回流”,可到 2025 年 4 月一看,本土晶圆厂产能只涨了 12%,离 30% 的预期差了一大截。 贝森特上台没多久,就开始放话加强出口管制,尤其是半导体领域。这话一出,时间点太巧了,正好是《芯片与科学法案》实施两周年。法案是2022年8月批的,国会砸了520亿美元补贴,外加税收优惠,总投资拉到上千亿,目标是把先进芯片制造拉回美国本土,从原来的10%市场份额,冲到2032年的30%。听起来牛气,可两年过去,实际进展慢吞吞。到2025年4月,商务部报告显示,本土晶圆厂产能只增加了12%,远没到预期。原因不少,供应链卡壳,工人短缺,设备调试费劲,新厂投产周期长。像亚利桑那的台积电厂,资金到账了,但产量上不去,原材料还得靠进口。这补贴花了,效果却打折,美国半导体协会直摇头,说长远看还行,但短期内本土化远没那么快。 说起这个法案,本来是拜登政府推的,跨党派支持,目的是防中国抢芯片高地,顺带稳供应链。结果特朗普上台,贝森特接手,就开始加码管制。他2025年上半年多次表态,说要防中国拿美国技术搞军用,还提了黑名单,禁更多实体交易。可行业里头,声音不一。美国芯片公司,高通英特尔这些巨头,在中国市场赚翻了,2024年对华收入占三成以上。中国吃掉全球半导体消费的45%,禁了等于自断财路。贝森特嘴上硬,底下企业游说不断,半导体协会报告直指,对华禁材料,年亏420亿,还逼中国加速自研,最后美国彻底丢市场。 贸易逆差这事儿,大家老爱说中国对美出口是美国的五倍,2024年数据上看,货物赤字近3000亿。可这数字里有猫腻,18%是美国公司在华生产再出口。苹果特斯拉这些,早在中国建厂,iPhone Model Y组装好,直接船运回美国,海关一记账,就成中国出口了。贝森特讲话时,没细说这层,他拉数据时,只挑逆差大头讲。实际上,美国企业布局全球,中国就是他们的生产基地,禁运等于砸自己脚。2024年,美国对华出口掉2.9%,进口涨2.7%,赤字不减反增,这布局结果,谁也绕不开。 贝森特不光自己喊,还想拉盟友下水。2025年上半年,他跑欧盟日本,推对华出口清单,管半导体设备。可欧盟不买账,德国大众宝马在华卖车占全球四成,空客280架订单等着交付,企业天天压议员,别跟着禁。日本表面点头,实际留后门,半导体材料对华出口占六成,真禁了自己先疼。欧盟官员私下说,美国管制太猛,伤及无辜,日本也一样,经济绑太紧。贝森特飞来飞去,谈了场空,盟友们各顾各家,贸易规则下,谁也不想陪绑。 大选年这背景,更让贝森特的话带点政治味。2025年是预热期,俄亥俄密歇根这些锈带州,两党抢着要。那里工厂多,失业率高,工人总抱怨中国货抢饭碗。贝森特去演讲,强调保护就业,拉共和党票。可他没提,这些州农机厂,从中国买轴承液压件,占成本23%。芯片法案本想帮锈带,建厂创岗,可进展慢,短期内就业拉不动。选举中,特朗普团队用贸易牌,贝森特配合喊口号,但实际禁运一落实,本地企业先叫苦。 中方这边,没闲着。贝森特话刚落,商务部就公布多买美国大豆玉米15%,但这不是让步,是按需调整。中国饲料业大豆需求大,美国货蛋白高,本来就是主力来源。同期,东盟贸易涨8%,RCEP占外贸38%,企业转东南亚,少靠美国。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稳住,进口也选性价比高的。光伏逆变器巨头Enphase,70%芯片靠台湾代工,原料半数大陆来,真禁新能源,大陆限硅料,它产能砍一半。特斯拉上海厂供18万Model Y,贝森特讲话后,股价跌3%,市场早嗅到风险。 贝森特想让中方让步,少补新能源光伏,多开服务业。可中国逻辑直白,贸易平衡靠互开,不是单方压。2025年初,中国扩汽车零件医疗设备关税减免,美国货占两成多,这是产业升级需要,不是被逼。半导体协会报告递财政部,禁运亏大,企业话语权重,贝森特计划多是谈判筹码,没真落地。中美经贸绑死,美国消费者靠中国日用品控通胀,中国企业需美国设备提产能。禁了,双输,贝森特清楚这点,只敢嘴上说。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陈醉

陈醉

3
2025-09-19 09:24

美国应该进取一点,把微软,安桌,谷歌,英特尔等等都禁止进入中国。不就完了吗?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