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气炸了!《731》在日本被盯上,影院不敢放、观众被骚扰。 电影还没正式上映,日本国内就乱成了一锅粥。影院临时撤档、观众被人肉、网络刷屏式攻击,连社交媒体都快被“历史虚无主义”给淹没了。 但也难怪,日本社会一直对731部队讳莫如深。 这部片子不光拍了,还拍得太真实,太扎心。 活体实验、细菌战、冻伤试验,每一项都让人头皮发麻。 而且不是虚构,片中细节全都有历史档案支撑。 导演赵林山用了十一年时间准备剧本,查阅了几千份资料,甚至复刻了哈尔滨的四方楼原址。 结果就是,这部电影根本不给人逃避现实的机会。 可正因为真实,所以才成了日本右翼的眼中钉。 从电影立项那天起,日本外务省就动手了,连发抗议照会,要求改名删段,说什么“旧防疫部队”听起来温和点。 这种自欺欺人的要求,根本掩盖不了731部队的本质。 更别说右翼组织的骚操作:网络上180多万条抵制言论,60%都来自东京千代田区,连IP地址都懒得换。 刷屏的理由千篇一律,什么“污蔑皇军”“破坏友好”“血腥暴力”,听起来就像从同一个剧本里抄出来的。 最过分的是,他们不止在网上骂,还线下动手。 东京两家艺术影院接到威胁电话后干脆取消放映,理由就俩字:“安全”。 一些支持电影的大学生被人肉搜索,家长接到骚扰电话,甚至有人举报他们“有反日倾向”。 在这样的高压之下,谁还敢说真话? 可事情越被压,反而越拱火。日本的年轻人可没那么好骗。 有人把电影剪成三分钟短片传到TikTok,结果两个小时破千万播放。 评论区连连刷屏:“教科书里一句都没提,原来真相这么残忍。” 这波反应让人看到了日本新一代的觉醒。 他们不想再被包装过的历史教育骗下去,他们想知道,自己的祖辈到底干了什么。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得了。 有些人跳出来大声质问:“战争谁都打过,为什么只拍我们?” 这种“拉别人下水”的逻辑立刻被打脸:“谁研究了鼠疫炸弹?谁做了活体解剖?别把别人拖进泥坑洗白自己。” 这场争论在社交平台上还在持续,从推特打到B站,从日语吵到中文。 而学术界的声音也不再沉默。 日本历史学者久保亨在博客上贴出美军审讯石井四郎的口供截图,写了一句:“怕什么?怕承认自己也会作恶吗?” 与其说日本右翼在抵制电影,不如说他们是在抵制面对真实的勇气。 更讽刺的是,日本人看不到电影,却不得不跑到韩国去看。 首尔几家影院趁势推出“731观影套餐”,含机票、电影票、住宿,一站式服务。 结果票卖到爆,连航班都加密了。 空姐回忆说,回程航班上不少日本乘客拿着《恶魔的饱食》原版书在读,飞机落地了还在翻。 这种“躲在国外看历史”的行为,本身就是对日本国内言论封锁的无声控诉。 而国际上,《731》电影反响更是一路高涨。 首映当天,全球多个城市同步放映。 香港、澳门、澳大利亚、新西兰全部排片;美国和加拿大更是在第二天就上线;韩国则计划在11月大规模上映。 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法国也纷纷排上日程。 这种全球化放映路线,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日本右翼的封锁线,把731的历史摆到全世界面前。 推特上关于“731”的搜索量在三天内上涨3000%,相关纪录片在YouTube刷屏,评论清一色是:“太震撼了”“看完做噩梦”“这才叫战争罪”。 去年《奥本海默》上映时,日本还在为广岛核爆争取同情,如今《731》让世界看到了另一个残酷真相。 正如一位国际评论员说的:“你越想掩盖什么,世界就越想知道那是什么。” 电影本身也绝不是胡编乱造。赵林山带着团队采访了213位幸存者,查阅了8000多页档案,甚至找到了当年731部队的实验报告。 片中的每一个实验场景,都有实物或文件作为依据。 比如活体解剖孩子、冻伤实验、给人注射鼠疫杆菌,甚至包括731部队士兵亲笔签名的报告,全都被还原在电影中。 片尾滚动的3513名实名受害者名单,是对每一条生命的沉痛纪念。 而最让人震撼的,是那一幕小孩被解剖,心脏放进福尔马林里还在跳。 导演坚持“此片无虚构”,每一个场景都要有史料支撑,每一秒钟都不能假。 这不是电影,是一份史书,是一份血淋淋的历史遗嘱。
细思极恐!不想《731》上映的,除了日本人还有中国人?谁能想到,一部揭露73
【26评论】【6点赞】
用户10xxx04
狗日的罪该万死!
用户17xxx68
鬼子新生代是否觉醒无所谓,我们的年青人不忘历史才是根本。记住这旧恨新仇。
风暴海燕
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的共同敌人。——教员
山村老怪
全力造核弹,要小日本偿还血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