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赤山湖入选世界遗产 江苏再添一项世界级灌溉工程 9月10日吉隆坡会议上,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正式入选2025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这处江苏人熟知的湖泊,自此与金字塔同列全球世界级遗产名录。 句容人老陈是在朋友圈刷到消息的,盯着“赤山湖获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字眼,他半天没回过神——那是他从小跟着外公划着小木船捞菱角、摸鱼虾的地方,怎么就成了和金字塔齐名的“世界级宝贝”? 直到查了官方通报才确认:这次入选的赤山湖灌溉工程,是全球仅200项、中国第42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算上它,江苏已经手握四项同类遗产,稳稳站在了全国第一梯队,身边的老乡们说起这事,语气里都带着藏不住的骄傲。 老陈忽然想起小时候的场景:外公撑着船桨,指着湖边一圈圈的水坝说“这水能浇七万多亩田”,那时他只觉得是老人随口的念叨。如今才明白,这处水利工程藏着多大的智慧——1700年前孙权派人挖下第一锹土时,古人就顺着丘陵地势,把水一圈圈拦住,既解决了灌溉难题,还能行船运输,这套思路竟比现在的“海绵城市”早了一千多年。连宋代立下的“磐石水则”,都是最原始的“智能水表”,刻着水位刻度,庄稼人一看就知道该蓄水还是放水。 这些年赤山湖的变化更让他感慨。老闸口装了传感器,手机点开APP就能看实时水位;每次暴雨要来,预警短信比天气预报还先弹出来;田里的灌溉喷头也变“聪明”了,土壤干了自动喷水,再也不用像外公当年那样,半夜打着手电爬起来扒水口子。最明显的是湖水,十年前还带着点臭味,现在清得能看见鱼群,傍晚的湖边步道上,跑步的、遛娃的人挤得满满当当,白鹭时不时从水面掠过,成了真正的生态宝地。 最近周末,老陈总带着孙子去湖边走。他指着远处的水坝告诉孩子:“你看这湖,爷爷小时候靠它种庄稼,现在咱们靠它过好日子,以后也得好好守着给你们。”他说不出复杂的道理,却清楚这块“世界遗产”的牌子不是终点——从孙权时期的第一锹土,到如今手机里跳动的水位数据,中国人守着这方水,守的就是一辈辈传下来的生存智慧,和往后日子里的安稳底气。
句容赤山湖入选世界遗产 江苏再添一项世界级灌溉工程 9月10日吉隆坡会议上
维超你好的
2025-09-17 21:52:3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