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迅速精准反击!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中美在马德里进行会谈前交锋,自美国将23家中国实体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引起中国不满后,中国商务部也宣布,针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采取的关税、出口限制及投资禁令等措施,正式发起反歧视调查。” 美国这边动作快,2025年9月12日,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直接公布规则,把32个实体加进出口管制清单,其中23个是中国企业,焦点直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 这些企业包括复旦微电子、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理由是它们涉嫌支持中国军工或违反美国国家安全。 其实这不是头一回了,从2018年301关税调查开始,美方就层层加码,2022年10月出规则限先进计算芯片,2023年10月又针对制造设备,2024年12月扩展到AI模型训练,2025年1月进一步收紧。 到今年5月,还出了指南限制华为昇腾芯片出口。 这些措施不光是出口管制,还搭上投资禁令和关税壁垒,目标就是卡住中国科技脖子,让本土产业没法快速追赶。 中国企业受冲击不小,那些被列的企业一下子就面临设备和技术断供,生产线可能得停摆,成本直线上升。美方这么干,表面是为供应链安全,骨子里是想维持技术优势,遏制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赶超。 过去几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靠自主研发和进口替代,建了不少晶圆厂,设计能力也上台阶,但美方一波波限制,让供应链更依赖本土化。 比如,先进制程设备本来就少,现在出口许可更严,企业得花大把时间申请,效率低。 面对这情况,中国商务部没拖泥带水,9月13日就宣布启动反歧视调查,依据对外贸易法第36条和37条,直指美方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单边措施。 调查范围广,从2018年301关税加征,到后续出口限制和投资禁令,全链条覆盖。 同天还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针对40nm以上产品,怀疑美方低价倾销扰乱市场。 这反击精准,就卡在美方痛点,集成电路是美国强项,中国进口依赖大,但调查一出,就能收集证据,推动公平贸易。 为什么这么快?因为马德里会谈就在眼前,9月14到15日,中美经贸团队在那碰头,议题包括关税、TikTok和芬太尼。 美方加清单前,中国已表达不满,但华盛顿还是推进,显示出强硬姿态。 中国这边,反调查就是明确信号:不接受无端打压,会用法律工具维护权益。 过去中美摩擦中,中国总强调对话,但不等于忍让,这次调查让谈判更有筹码。 美方反应也迅速,商务部发言人说维护供应链是必须,但没提撤清单。 雷蒙多局长那边,强调这些实体支持中国或俄罗斯军工,但细节模糊。 其实,美出口管制从拜登时代就严,今年特朗普上台后,继续加码,3月又黑了数十家中国实体。 不过,8月美方松了点口子,允许部分芯片对华销售,但核心AI芯片还是卡死。 这博弈里,美国想一边谈一边压,中国则用调查反制,平衡力量。 从大势看,芯片战是中美科技竞争缩影。美国占全球半导体市场半壁江山,中国份额在涨,但高端还弱。 美方管制让中国加速国产化,华为海思、中芯国际这些企业,研发投入翻倍,7nm芯片已量产。 但短期痛点明显,设备进口贵,人才流动受限。 中国反击不光是调查,还在推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拓宽渠道。 这轮交锋,暴露了全球供应链脆弱,美方单边主义伤人伤己,中国立场是多边合作,但底线不动摇。
中方迅速精准反击!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中美在马德里进行会谈前交锋,自美国将23
诸葛利剑
2025-09-17 16:24:5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