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杭州一位七旬老人跟家人一起去西湖游玩,结果刚到景区门口,老人坐在石凳上休息时突然后仰摔倒,送医半年后去世,家属觉得景区石凳设计不合理、没有安全提示,便起诉索赔77万元。该事引发持续关注。 老人那天是跟儿子一家人来的,差不多七个人,上午十点多到的西湖门口,那会儿排队人挺多,他们几个去买票,老人走了一小段说有点累,就没一起排。 她站那儿看了一会,看到不远处有个石头凳子,也没人坐,她就过去歇了一会,刚开始没事,就低着头喘气。 后来她可能想往后靠靠,结果那凳子后头是空的,也没什么栏杆扶手,身子一仰就翻出去了,整个人砸在地上。 景区那边有保安巡逻,刚好从那儿路过,说是听见“砰”一声才注意的,跑过去看人已经倒了,还有点抽搐。 保安立马用对讲机叫人,家属听说后也从售票口那边跑过来,一边喊人一边把老人抬上担架。 医院检查后告诉家属,老人颈椎断了,而且情况挺复杂,说她本身还有心梗、心衰、多脏器功能衰竭这些基础病。 医生当时也挺为难,说这种年龄、这种身体状况,要治只能尽力保守治疗,建议家属先准备好长期住院的打算。 家人那会儿也没想太多,就想着不管花多少钱得把人先救回来,办住院、做治疗、买药,一开始是刷卡,后面是借钱。 他们记得很清楚,从3月住进去一直到9月,总共花了35万出头,但老人始终没能脱离危险期,最后还是走了。 老人生前女儿说,他们这家人平时也就过个普通日子,哪承受得起这种摊子,老人一没了,家也跟着散了半边。 她越想越觉得那个石凳设计太不人性了,景区那么大,歇脚的地方就那几个石墩子,连靠背都没有,哪能让老人坐。 她说自己之前也没留心这种事,但这次是亲妈出了事,才开始看那些设施是不是都该提醒一下,哪怕贴张纸。 家人讨论了一阵后决定起诉,他们一开始算了算账,觉得七十多岁的老人,再怎么说也该有个几十万赔偿。 他们请了律师,按死亡赔偿、医药费、丧葬费、精神损失这些算下来,是77万多点,诉状很快就交上去了。 法院那边受理后,也叫景区来回应,景区方面倒是挺快,直接拿出他们管理记录,说那个石凳子每个月都检查。 景区工作人员也讲了,像这种无靠背的石凳是景区统一样式,已经用了好多年,游客也一直在用,没出过事。 他们还补充说,老人摔倒这事本质上是因为她身体不好,有基础病,再加上自己坐姿不当,跟景区没关系。 后来庭审过程中,家属那边把赔偿数额改成了28万,说之前写的可能考虑不周,现在只希望能合理补偿一点。 法院那边为了核实情况,调取了景区监控和设施维护记录,查了石凳是不是有裂缝、滑倒风险、安全标识是否缺失。 从调查来看,景区石凳没坏,地面也不滑,边上还有“注意安全”的警示牌,用黄底红字写的,字不算小。 法院最终认定,景区确实有尽到日常维护义务,设施也无明显缺陷,不存在未尽安全保障的情形。 法院还提到一点,老人之所以摔倒,主要是因为后仰动作时突然失去平衡,而她身体内部已经存在严重病变。 也就是说,就算没摔,这些病随时也可能发作,跟石凳的设计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家属主张景区没提醒,但法院认为石凳边的标识算是提醒了,而且家属没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景区违规。 最终法院判决驳回了全部赔偿请求,还让起诉方承担1801元的诉讼费,理由是“举证不能”。 目前这事已经结案,景区无责,家属这边暂时也没有再提起上诉。 老人女儿说,她心里其实没想那么多赔多少钱,就是觉得不能白白就这么走了,可现在这样,她也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折腾。 她说目前还没结果,家里人都在犹豫要不要再试一次,有人说打赢了也不一定拿到钱,可不打心里这口气又咽不下去。 信息来源:纵览新闻 2025年9月16日
💔杭州52岁女子散步踩中废弃氢氟酸,6天后不幸离世!事发地竟无任何警示标志
【9评论】【24点赞】
用户95xxx97
继续折腾,不折腾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CHARLEY
这是想钱想疯了,人家是休息凳子,又不是椅子,谁让你靠的?你没去告那些排队的人,谁让你们排队的,害得人家一时管不了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