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西方伪史论所宣扬的西学中源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历史上明末清初天文历法三大

錢于晋 2025-09-17 02:23:57

当前西方伪史论所宣扬的西学中源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历史上明末清初天文历法三大家中,王锡阐,梅文鼎都是西学中源说的倡导者。 比如王锡阐认为亚里斯多德(有些伪史论者认为中国从来就不知道有亚里士多德,这只能说是不读书的无知)的水晶球宇宙模型学说(被认为是地心说的萌牙),来自于屈原《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意思是问:圜天分为九层,是怎样营建和度量的呢?这样看来,屈原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天文学家了。 又如,他认为西方的历法来源是《九执历》。《九执历》是唐朝和尚瞿昙悉达编译的印度天文学著作,王锡阐发现其中有许多希腊天文学的内容,他认为古希腊剽窃了印度的天文学成果,其实是印度的天文学借鉴和吸收了古希腊天文学的成果。 王锡阐为何会如此卖力地要否定西方的天文学成就呢? 因为他是坚定的反清复明者,他在学术上的观点反映的是他的遗民情结。他认为清朝的统治是异族入主中原,而且清朝还采用了以西方算法为基础的历法(即崇祯历法,是徐光启吸收西方算法并结合中国古代历法成就所主持编定的历法),这就是以夷变夏。既然西方算法是清朝历法的根,那就让西方历法失去权威地位,这就是在反清。显然,王锡阐这种学术研究已经不是科学的研究了,因为他以立场先行为指导,只会得出符合他立场的结论。 后来梅文鼎受到王锡阐的启发,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在其著作《历学疑问》中把大量西方天文学成就贴上“中国造”的标签,比如西学的“地球寒暖有五带”的说法,即是《周髀算经》中的“七衡六间说”。 有趣的是,王锡阐本来是因为反清而宣扬西学中源说,按理应该受到清朝的排斥,可是,康熙帝对梅文鼎却十分器重,这大概只能说康熙的确很有科学精神了,他甚至还把梅文鼎的著作读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王锡阐和梅文鼎都称得上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梅文鼎更是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他们因为立场而提出了西学中源说,这有失偏颇,但实际上他们的著作都吸收了西方天文学和数学的成就,他们是有着博大的心胸的。他们对于西学,更多的是吸收和借鉴,而且还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近代学者梁启超称赞王锡阐与梅文鼎首先冲破西洋新法的迷信,唤醒中国学者的觉醒意识与独立精神,所以清代治天文历算的学者必称“王梅”。 历史早已证明,情绪宣泄是不可能代替理性思考的,通过否定别人来抬高自己是愚蠢的行为。人类的科学进步是全人类的接力赛,是各文明交融互鉴的结果,正如李政道所言: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任何文明都不可能在封闭中独自创造奇迹。 附图为梅文鼎塑像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半月方塘

半月方塘

2
2025-09-17 07:33

东家蝴蝶西家飞,小编是个逻辑混乱的搅屎棍!谁也没有彻底否定西方历史,但也不承认西方自己都不相信的有些东西。你拿近代历史说古代西方史,行不通

猜你喜欢

錢于晋

錢于晋

欢迎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