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娃咽痛一周,到医院一查吓坏了家长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9-17 00:16:14

“乐乐咽东西疼了一周,还总说喉咙不舒服,是不是吃坏东西了?”

在浙大四院儿科诊室,一位家长焦急地向医生描述孩子的情况。

4岁女孩乐乐持续一周出现吞咽困难、咽痛症状,家长回忆起孩子可能误吞过异物,但始终想不起具体是什么。

接诊医生第一时间为孩子完善检查,影像学结果让人揪心。

屏幕上清晰显示,一枚圆形异物牢牢卡在孩子喉间。

更关键的是,这枚异物密度高,还出现了典型的“双环征”,儿科医生凭借丰富经验判断:大概率是纽扣电池!

随后的胃镜检查证实了这一猜测:乐乐食管上段不仅卡着一枚纽扣电池,电池释放的有害物质已导致食道黏膜严重损伤,甚至有穿孔风险,情况十分危急。

主任医师李中跃立即为乐乐实施胃镜下异物取出术。考虑到孩子年龄小,若用钛夹或支架处理创面,可能会让孩子咽喉部极度不适,还可能影响黏膜愈合,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

李中跃结合既往大量类似病例的诊疗经验,进一步为乐乐定制后续治疗方案——留置鼻胃营养管。

“这样既能保障孩子的肠内营养供给,为黏膜愈合创造条件,又不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医疗耗费,是兼顾疗效与安全性的‘最优解’。”李中跃说。

治疗前,箭头处为食管上段异物嵌顿严重损伤位置

经过一个月细致的治疗和护理,乐乐目前恢复正常饮食,已经康复出院。复查胃镜显示,此前消化道黏膜的严重损伤和可疑穿孔处已完全愈合,食管也没有出现狭窄,黏膜状态几乎和损伤前一样,治疗效果远超预期。

这个东西家家都有

小心它的致命危害

纽扣电池虽体积小巧,却含有强腐蚀性物质,一旦被儿童误吞,危害会迅速显现:

➊短时间内(数小时至1天内),电池外壳会被消化道内的胃酸、消化液腐蚀,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尤其是离解出OH-)会灼伤黏膜,造成碱烧伤一样的黏膜液化性坏死,引发局部黏膜溃烂。

➋若未及时取出,尤其是食管嵌顿,腐蚀会持续加重,3-7天内即可导致消化道穿孔、出血,严重时可能损伤血管、脏器,甚至危及生命。

➌即使取出电池,短期内仍可能出现嵌顿处黏膜坏死加重,造成食管穿孔和食管气管瘘,远期并发症则有食管狭窄、喉返神经损伤等。

发现孩子误吞后

家长这样做

一旦怀疑或确认孩子误吞纽扣电池,需分秒必争正确处理,降低伤害:

➊立即停止喂食喂水:不要试图通过催吐、喝醋、吃馒头等方式“帮助排出”,催吐可能导致电池划伤食道,喂水或食物会加速电池腐蚀,加重损伤。

➋第一时间就医:立即前往有儿童消化内镜诊疗能力的医院,明确电池位置并尽快通过内镜取出,切忌拖延。如果有条件,可携带同款纽扣电池方便医生判断大小。

➌全程配合治疗:需遵医嘱接受异物取出术,若已出现消化道损伤或穿孔,术后可能需留置鼻胃营养管、抗感染治疗等,家长需做好护理,密切观察孩子状态。

提前做好预防

避免风险

李中跃提醒,临近国庆、中秋小长假,更要注意孩子放假在家的安全。相较于事后救治,提前做好预防,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风险。

➊严格收纳细小物品:将直径小于3厘米的物品,放入带锁的抽屉或儿童够不到的密封盒内,尤其注意检查遥控器、玩具、电子手表等含纽扣电池的物品,及时拧紧电池仓螺丝。

➋强化日常看护:儿童玩耍时,家长需全程在旁看护,避免孩子将不明物品放入口中;教育年龄稍大的孩子,明确告知纽扣电池“不能吃”,且不可当作玩具玩耍、传递。

➌警惕异常信号:若孩子突然出现吞咽困难、拒食、哭闹,或频繁用手抠喉咙、说“喉咙痛”,即使未发现误吞行为,也需及时就医排查。

0 阅读: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