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说起列宁这个人,很多人都以为他是纯正的俄国人,毕竟人家创建了苏联嘛,可真相可能会让不少人大吃一惊,这位苏联的开国元首,身上竟然没有一滴俄罗斯血统。 他有一次接待一位从伏尔加河下游草原来的蒙古族青年,餐桌上摆着一壶热腾腾的奶茶。青年挺诧异,因为在俄罗斯这饮品可不常见。 列宁只轻描淡写一句:“家里一直有这个习惯。” 当时谁也没多想,直到多年后,他的家族史被挖出来,这细节才让人恍然大悟。 在欧洲最西端,有个信仰佛教、说蒙古语方言的小共和国:卡尔梅克。距莫斯科一千多公里,人们依旧祭敖包、唱长调、喝奶茶。 当地的卡尔梅克人,其实是 17 世纪从中国西北迁徙过去的,他们的祖先,是卫拉特蒙古的土尔扈特部。 当年,土尔扈特部在卫拉特并不占上风,为了避开准噶尔与内部的连年争斗,首领带队一路西行,跨过无边草原,来到伏尔加河下游。 起初,这里人烟稀少,他们终于能安稳放牧、信佛,可没多久沙俄势力南下,税收、征兵、传教一样没落下。 1771 年冬,局势逼人,首领渥巴锡决定“回家”,率族人东归。 可当时伏尔加河未封冻,一大批人被困在河东岸,只有三万人顺利上路,大多数人被沙俄拦下,彻底留在了欧洲。这九万多蒙古人自此与东方隔绝,慢慢变成了如今的卡尔梅克人。 沙皇废了他们的汗国制度,派官员直接管,还推行同化。但卡尔梅克人硬是保住了语言、祭祀和饮食习惯,成了欧洲唯一延续佛教的民族。 列宁的外祖母,就是一位卡尔梅克女性。她带来的,不只是面部特征,还有习惯、口味,比如那壶奶茶。 她的丈夫来自伏尔加地区的德意志移民家庭,列宁的母亲又混有瑞典和犹太血统。所以说,他离“标准俄国人”的形象差得远。 19 世纪末的伏尔加流域,本就是一个民族大熔炉,不仅有俄罗斯人,还有乌克兰人、鞑靼人、德国移民、卡尔梅克人等。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列宁从小就习惯了跟不同文化打交道,也就养成了不被民族界限束缚的思维方式。 他的政治手腕里有一种特别的“适应力”。打内战时,他能集中全国资源保前线,战事一缓,他又推新经济政策来稳局面。 这种随时调整方向的能力,很像草原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求生存的本事。 不过在苏联的宣传里,这段血统被刻意淡化,官方更需要一个全民领袖的形象。 卡尔梅克人与中国西部的渊源,也就被尘封许久,直到近些年,档案解密、学术研究深入,这层关系才被更多人知道。 从土尔扈特部的万里迁徙,到卡尔梅克人在欧洲落地生根,再到列宁在多民族国家推动变革,这不仅是家族史,更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文化长链。 血统当然不能定义一切,但它确实在塑造他的眼界和性格,让他更懂边缘民族的诉求,更容易跨越隔阂。 【世界历史网 2022年06月02日——参考资料:列宁真的是蒙古人的后裔吗?】
苏联为什么斗不赢美国?你以为的苏联是败在美国手上,实际上苏联并不是斗不赢美国,而
【2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