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关键半导体材料,比如光刻胶、氟化氢这些“芯片粮食“。 要知道,美国从2018年就开始针对中国高科技产业,一会儿加关税,一会儿限制技术,还拉着盟友搞“围堵”。日本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这次直接跟风,可它的心思远不止“帮衬”这么简单。 要说这日本的算盘,打得可比谁都精。这些年咱们国内芯片产业发展得快,从设计到制造一步步往上赶,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知道半导体材料这块,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一直握着话语权,尤其是光刻胶这种关键材料,几乎垄断了高端市场。 咱们每年光买KrF和ArF这两种光刻胶,就得给他们送十几亿美元的订单,这可是实打实的“摇钱树”。他们怕再等几年,咱们自己的技术成熟了,就没他们什么事了,所以才借着中美贸易战这个由头下手。 这步棋走得可真够阴的,既讨好了美国,巩固了盟友关系,又能趁机把咱们的技术进步掐死在摇篮里。他们大概忘了,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被美国收拾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风头正劲,结果美国一顿制裁下来,东芝这些巨头元气大伤。现在他们反过来用同样的手段对付别人,大概觉得咱们会像当年的他们一样束手就擒。 可他们太小看中国企业的韧性了。断供消息一出来,国内从企业到科研机构就没怕过。那些天,实验室里的灯光常常亮到后半夜,工程师们拿着样品反复测试;工厂里紧急调整生产线,把民用材料的技术往高端转;政府部门也很快出台政策,从资金到人才一路绿灯。就像有人说的,咱们中国人从来都是越逼越有劲头,越卡脖子越能爆发出能量。 刚开始确实难,有些生产线因为缺材料不得不放慢速度,研发进度也受了影响。但没过多久,好消息就一个个传来。先是一家南方企业宣布光刻胶技术突破,能满足中高端芯片生产需求;接着北方的化工厂攻克了高纯度氟化氢的提纯技术,产品纯度达到了国际标准。这些突破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熬红的眼睛和企业砸进去的真金白银。 有意思的是,日本企业很快就发现不对劲了。他们原本以为断供能让咱们服软,没想到订单反而一天天减少。中国企业宁愿花更高成本用国产材料,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进口。更尴尬的是,他们的库存开始积压,有些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生产线甚至停了工。这时候他们才明白,想靠技术垄断赚一辈子钱,根本不现实。 现在再看,日本那波制裁反而成了咱们技术突破的催化剂。国内半导体材料产业从原来的零散布局,变成了上下游贯通的产业链,不仅能满足自己需求,还开始往国外出口。那些曾经卡脖子的材料,现在咱们自己能造了,而且质量一点不比进口的差。 说到底,技术垄断这种事,短期可能管用,但长期来看从来行不通。当年美国制裁日本,现在日本又想故技重施,可时代不一样了。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聪明肯干的科研人员,只要下定决心搞自主研发,就没有攻不下来的难关。 日本这一刀虽然捅得狠,但没伤到根本,反而让咱们彻底醒悟:核心技术必须握在自己手里,不然永远要看别人脸色。现在回头看,他们那点小算盘,最终还是打错了。
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
阿智通鉴
2025-09-16 12:50:07
0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