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宣布建立黄岩岛国家自然保护区之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放话声称,美国与我们的菲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9-16 11:46:44

在我们宣布建立黄岩岛国家自然保护区之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放话声称,美国与我们的菲律宾盟友站在一起,拒绝接受中国在黄岩岛建立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稳定的计划。   这话一出口,立马把南海局势推上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黄岩岛这事,不光有历史上的老底子要掰扯,还有大国之间的博弈在里头,每一步动向都牵着各方的神经。   2025年9月10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了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事,这么做就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珊瑚礁生态,守住这片海的生物多样性。   消息刚出来,菲律宾外交部第二天就发了抗议声明,说这是“侵犯菲律宾主权”;紧接着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就跟上了,宣称美国“坚定支持盟友”,还要求中国“遵守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决”。   要说历史根儿,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可不是凭空来的,最早能追溯到元代。1279年的时候,天文学家郭守敬奉命搞“四海测验”,黄岩岛就被划进了测量范围,这可是中国最早对这片区域实施行政管辖的实打实证据。   之后历朝历代的中国政府,都没断过对黄岩岛的主权管理——1935年民国政府给它正式起名“斯卡巴洛礁”,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又确定“黄岩岛”是标准名称。   再看菲律宾,它的领土范围其实早有国际文件定死了——1898年的《美西巴黎条约》这些都写得清清楚楚,西边的界限是东经118度,可黄岩岛在东经117度51分,压根就不在菲律宾的版图里。   从法律上讲,中国建黄岩岛自然保护区,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咱们国内的相关法律。《公约》第194条明明白白写着,各国都有义务采取措施保护海洋环境,中国作为黄岩岛的主权国,建保护区就是在履行这个国际义务,法理上站得住脚。   可菲律宾当初单方面搞的“南海仲裁案”,本身就有大问题——违反“国家同意”原则,还越权审理,中国当然不承认,也明确说了这裁决不算数。就连国际法院前院长史久镛这些权威法律专家都表态,说这个裁决“非法无效,没有拘束力”。   美国一插进来,局势就更复杂了。从2025年8月开始,美军就老在黄岩岛周边搞“航行自由行动”。8月13号那天,美军“希金斯”号驱逐舰没打招呼就闯进黄岩岛领海,中方海空力量全程盯着,最后把它给驱离了。   到了9月12号,美日菲三国又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搞联合巡航,嘴上说要“维护海上安全”,其实就是给菲律宾撑场面、壮胆子。   面对这情况,中国南部战区马上启动应急响应,派了舰艇和战机跟着监视,还通过无线电严肃声明“中国军舰享有主权豁免权,在领海外开展的是合法军事行动”。   有意思的是,美国这做法明显是双重标准。一方面它喊着“支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可另一方面,菲律宾在南海干的那些侵权事,它却装没看见。   比如菲律宾在中业岛、马欢岛这些非法占着的岛礁上瞎折腾,又扩建机场又修避风港,想把实际控制攥得更紧。对这些事,美国不仅不反对,还通过“妙手项目”之类的计划给菲律宾船只在南海活动打钱,甚至联合媒体编“中国威胁论”的瞎话,想骗国际社会信它。   菲律宾国内的政治情况,也推着它在南海走激进路线。马科斯政府上台后,没接着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对华友好路子走,反而改成了“靠着美国对抗中国”的策略。   为了把国内民众的目光从经济不行、贪腐丑闻这些糟心事上移开,菲律宾军方就老拿南海说事,甚至组织渔民闯黄岩岛潟湖,装出一副“维护权益”的样子。   可这么做,不光把中菲关系搞僵了,还让菲律宾渔民成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有数据统计,从2023年到现在,菲律宾因为南海争端,渔业损失已经超过1.2亿美元,好几千渔民没法再去传统渔场打鱼了。   面对外面的压力,中国一直没慌,既坚定守着主权,也没停下推动区域合作的脚步。   2025年9月16号凌晨,中国海警在黄岩岛海域搞了次专项执法,对非法闯进来的菲律宾公务船又驱离又管控,还第一次用了“采取管制措施”的法律说法,这明摆着是从之前被动应对,变成主动执法了。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跟东盟国家商量“南海行为准则”,想建个海上危机管控机制。到2025年9月,中国已经和东盟国家开了18轮准则磋商,在海上搜救、海洋环保这些领域,也达成了不少共识。   黄岩岛局势的走向,其实能看出国际秩序转型期的各种矛盾。美国想靠着“印太战略”攥紧对亚太地区的控制权,可中国不一样,一直提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想推动建立更公平合理的海洋治理规矩。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