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该行动了,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九三之后接下来要行动了,是因为没有办法再

柳淮蕊 2025-09-15 18:45:03

中国该行动了,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九三之后接下来要行动了,是因为没有办法再吃老本儿了,在吃老本对不起列祖列宗了……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回想过去几十年,咱们国家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面对各种领土争端和国际纠纷,那真是能忍则忍,能让则让,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 其实不是咱软弱,而是那时候实力不允许啊,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咱们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所以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谈判和协商的方式,与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等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 就连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毛主席也是高瞻远瞩,提出了共享山峰的创造性方案,最终与尼泊尔友好解决。 那时候咱们的战略考量很明确:为国家发展争取时间,积累实力,避免与周边国家发生冲突,保持地区稳定。 但是咱这种谦逊有礼的态度,却被一些周边国家误读为软弱可欺,这些年来,他们可是没少得寸进尺。 比如说在南海问题上,一些国家不断非法侵占我国岛礁,非法开采资源;又比如印度,长期试图以“大家长”自居,对周边小国施加影响,甚至2015年还对尼泊尔实施物资封锁。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也是小动作不断,1971年美国将行政管理权移交给日本后,问题愈发复杂,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的主权权益和国际地位,让咱们的核心利益受到严重挑战。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了,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咱们的综合国力得到了爆炸性增长。 咱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东盟贸易额超过万亿美元,科技上,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率超50%,高铁总里程超4万公里。 从国防现代化来看,我们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九三阅兵展示的装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而且我们的人民币国际化还在不断推进,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升至12%。资源方面,中国掌握了全球80%的稀土供应,这是高科技和国防工业的关键原材料。 这样的飞速发展,让咱们在处理争端和主权问题时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 过去咱可能更多采取守势,现在则更加积极主动地维护国家利益,比如说在南海,咱们加强了岛礁建设和防御性部署。 在东海,咱们对钓鱼岛海域进行依法巡航;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咱们采取了“以牙还牙”的精准反制策略,同时在金融领域减持美债,增持黄金,动摇美元霸权。 咱们的态度很明确: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不愿打,但也不惧打! 对于咱们的这种变化,周边国家的反应也有了很大不同,以前有些国家可能对咱们爱搭不理,现在却不得不重视咱们的声音。 2025年以来,南亚地区“反印”情绪高涨,印度影响力下降,而中国在南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同比增长14.6%。 越南在铁路项目上也开始转向与中国合作,连朝鲜虽然一度转向俄罗斯求助舰艇修复,但最终还是认识到中国方案的高效性。 这些变化充分说明,在国际关系中,实力才是硬道理。 说到这次九三阅兵,那可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参阅部队军容严整,装备精良,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和昂扬士气。 这次阅兵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同时咱们也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开放和透明,体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防政策。 那么对于现在的世界,究竟是保持克制更有效,还是适当亮剑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咱们中国文化历来主张“和为贵”,但近代以来的苦难经历让咱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仅有和平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保住和平果实不被践踏,必须要有威力强大、好用管用的“利剑”。 当然亮剑不是逞强好胜,而是要在关键时刻敢于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决心,震慑那些企图损害我国利益的力量。 如此看来,未来咱们在继续贯彻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也要让某些国家看到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犀利态度。 就像美国前财长所说的,中美就像同一条船上的水手,必须学会共处。 中国的发展壮大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任何企图遏制中国的图谋都不会得逞。 咱们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既不咄咄逼人,也不畏首畏尾,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新时代谱写中国外交的新篇章。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35

评论列表

用户79xxx94

用户79xxx94

1
2025-09-15 20:51

杀鸡儆震猴,或者杀猴震鸡。大刀在手,想砍谁砍谁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