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栗林忠道”的日本鬼子! 1945年的硫磺岛战役打得是真惨,当时的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知道跟美国人硬碰硬没好果子吃,所以他彻底推翻了日本军队“滩头决战”的老一套。 他命令手下,对美军的抢滩登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他们上来,等他们深入腹地之后,再钻进早就挖好的地道里打消耗战。 栗林这套战术的核心,就是要把整个硫磺岛变成一个巨大的地下堡垒,他在折钵山这些地方,挖了无数条深达几十米、四通八达的坑道。 这些坑道可不只是个藏身的地方,里面吃喝拉撒、指挥调度一应俱全,就是一个立体的地下作战网络。 他的目的很明确:我打不过你,但我能躲起来耗死你,用我的地盘换你的伤亡,能拖一天是一天。 现在你再看看台湾方面的某些想法,是不是有点眼熟?他们也提倡“不对称防御”,要把外岛建成“桥头堡”,拉长防御的纵深。 同时,还在搞城镇防御演练,想利用城市里的高楼、河流、桥梁当天然掩体,搞据点防御。 最近的俄乌冲突,乌克兰那边利用前苏联留下的老工事,也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这一切,都和栗林忠道当年的思路有那么点不谋而合的意思,都是想把整个岛屿变成一个难啃的“刺猬”,让你一伸手就扎得满是血。 但是,栗林忠道的战术就算再厉害,也只是给美军添了点麻烦,让他们多付出了些代价而已。 战术上再怎么“精妙”,也改变不了战略上的全盘失败,他挖的坑道再深,也挡不住历史的大势,硫磺岛最后不还是丢了? 更何况,现在的战争跟二战那会儿早就不是一回事了,今天打仗,讲究的是“发现就等于摧毁”。 以前你挖个地道,别人可能真找不到,现在呢?天上卫星盯着,侦察机挂着合成孔径雷达,还有各种能穿透地表的探测技术,大型的地下工事想完全藏住,太难了。 一旦被锁定,精确制导武器马上就到,躲都没地方躲。 二战时期的“坚固工事”,在今天的钻地炸弹、温压弹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解放军火箭军的实力摆在那儿,真到了那一步,任何地面上的固定目标都面临着被“点名”的风险。 解放军这几年的演习,规模越来越大,从封锁到全面攻击,各种科目都练了个遍,整个作战体系已经非常完整。 在这种体系化的碾压面前,靠几个孤零零的据点就想顽抗到底,那真是想多了,连美国的军事专家都承认,一旦解放军掌握了制空权,台湾的地面部队可能一两个星期就撑不住了。 所以说,台湾方面有些人幻想靠挖坑道、修工事,复制一把硫磺岛的“幽灵战术”,就能把我们吓住,让我们因为害怕伤亡就收手,这纯粹是战略上的误判。 今天的中国,早就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了,解放军的现代化水平,尤其是远程打击、两栖登陆和体系作战的能力,已经让台湾海峡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更重要的是,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十四亿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共同意志,这种意志能汇聚多大的力量,是任何分裂图谋都无法想象的。 栗林忠道的战术,说到底只是在给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陪葬,改变不了正义审判的结局,同样,今天任何想靠几条破坑道就搞分裂的行径,也只是在历史的垃圾堆里翻找自我安慰的药方。 这种做法不但实现不了他们“以武拒统”的黄粱美梦,反而只会把台湾民众推向危险的境地。
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云南腾冲。一名美军正在手把手教中国士兵如何使用重机枪。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