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美国巨头企业,真能撑起所谓的“优越性”?提起全球科技领域的头部玩家,微软、英伟达、苹果、谷歌、Meta这五家美国企业总是绕不开的名字。 它们手握技术壁垒,在各自赛道占据绝对优势,几乎把全球相关生意攥在手里,可要是算一算员工总数,却连70万人都不到。 微软22万、英伟达2.9万、苹果16.4万、谷歌18.2万、Meta7.6万,这样的人数规模,对比它们垄断的市场体量,简直不成比例。 这5家美国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的生意,可全球雇佣人数不到70万人,他们的员工的薪水能不高吗?以前,我们一些人在证明美国优越性的时候,大多都在拿这些企业来作为论据。 大家觉得,这不到70万人的垄断企业员工,能证明什么吗?再说,要是没有美国爸爸的强力护持,这些企业就真的能在竞争中垄断市场吗?我看够呛。 全球数十亿人依赖的科技产品和服务,被这几家公司牢牢把控,少数人的高收入,背后是无数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的微薄利润,这样的“优越性”,到底是惠及大众,还是只滋养了少数群体? 更关键的是,这些企业的垄断地位,真的是靠纯粹的技术和公平竞争得来的吗?恐怕未必。要是没有美国在背后的强力护持,没有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保驾护航,它们还能在全球市场上顺风顺水吗? 答案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国际市场本应是公平竞争的赛场,可美国却总爱为自家企业“开小灶”,用政治力量干预商业竞争,用各种借口打压竞争对手,这样的“保护”,哪里有半分市场经济的影子? 就说苹果吧,当年诺基亚何等风光,占据全球手机市场半壁江山,可后来因为技术迭代慢了一步,就迅速被市场淘汰。要是没有美国搞的那些下三滥手段,苹果还能稳坐全球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吗? 试想一下,如果市场竞争是公平的,没有这些外部干扰,苹果还能像现在这样高枕无忧吗?说不定早就步了诺基亚的后尘,被华为这样的竞争对手超越,甚至被狠狠甩在身后。 毕竟,消费者看的是产品的技术、质量和性价比,不是企业背后的政治靠山。靠不正当手段维持的垄断,终究是空中楼阁,一旦失去外力支撑,随时可能崩塌。 再看这几家企业的员工薪水,高是真的高,可这高薪水的背后,是全球消费者为垄断付出的额外成本。它们凭借垄断地位,随意定价、掌控供应链,把利润牢牢锁在自己手里,才能给少数员工开出高薪。 这样的模式,对全球其他企业公平吗?对广大消费者公平吗?那些被挤压生存空间的中小企业,那些为了生活精打细算的普通消费者,难道就该为这种垄断买单吗? 有人说这些企业推动了科技进步,这话没错,可科技进步本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该成为少数企业垄断市场、牟取暴利的工具。 真正的市场竞争,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不同企业在公平的环境中比拼技术、服务,最终受益的是整个行业和全球消费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家企业靠着背后的势力,就能独霸一方,让其他企业寸步难行。 说到底,用这几家垄断企业来证明美国的优越性,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少数企业的成功,不代表整个国家的强大;少数人的高收入,不代表整个社会的繁荣。 更何况,这种成功和高收入,还掺杂了太多不公平的因素,靠的不是自身的硬实力,而是外部的不正当扶持。如果有一天,国际市场能真正实现公平竞争,没有政治力量的干预,没有不正当手段的打压,那时候再看这些企业的地位,才是它们真实实力的体现。 而那些总拿这些企业说事的人,也该醒醒了,别再被表面的繁荣迷惑,要看清垄断背后的真相,明白真正的优越性,从来不是靠打压别人得来的,而是靠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几家美国巨头企业,真能撑起所谓的“优越性”?提起全球科技领域的头部玩家,微软、英
自由轻羽事
2025-09-15 18:41:46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