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看透了莫迪,也看透了印度?印度人不停地生孩子,然后往加拿大和美国移民,抢工作、抢资源、抢选票,算盘打得震天响。 自2000年起,这个拥有14.6亿人口的国家便陷入“人口爆炸”与“就业黑洞”的双重困境。数据显示,20-24岁青年失业率高达44.5%,即便拥有大学学历,也有近三成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当国内机会日益稀缺,海外移民便成了“压力释放阀”。而美加两国宽松的移民政策,恰好为这场人口迁徙提供了通道。 生育移民的“算盘”打得极为精妙。根据原有规则,只要孩子在美国出生,就能自动获得公民身份,父母后续可通过亲属移民渠道实现全家定居。 这种“曲线移民”策略在印度中产阶层中迅速普及——新德里婚庆公司甚至推出“赴美生子套餐”,包含签证辅导、医院预约、月子中心一条龙服务,费用约合人民币50万元,相当于印度普通家庭十年的积蓄。加拿大同样成为目标地,多伦多房价在2020-2025年间暴涨180%,印度移民购房占比从12%跃升至37%,直接推高当地楼市。 技术移民领域,印度人展现出惊人的组织能力。2023年,美国H-1B签证中82%被印度人获得,硅谷科技公司里,印度裔高管数量首次超过白人。 这种“抱团晋升”现象引发本土员工不满,某科技公司匿名调查显示,63%的非印度裔员工认为“晋升存在族裔偏好”。更耐人寻味的是,印度政府通过“海外印度人节”将侨民网络转化为政治资源,2024年英国首相苏纳克、新加坡总统尚达曼的上台,都被视为印度侨民政治影响力的里程碑。 但这场人口迁徙的代价,正由接收国默默承担。加拿大医疗系统首当其冲,2024年11月,安大略省男子查德·埃罗斯在医院拍摄的视频引爆网络:产房里挤满印度孕妇,本地产妇被迫在走廊分娩。 该省卫生部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双非婴儿”(父母均非公民或永久居民)数量突破2.3万,其中87%母亲来自印度,相关医疗支出高达4.2亿加元,全部由纳税人承担。 社会矛盾随之激化。温哥华锡克教社区持续扩张,其政治诉求与印度国内分离主义运动遥相呼应,2023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公开指责印度政府策划锡克教领袖遇害案,导致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经济领域,印度移民对特定行业的“垄断”引发反弹,多伦多快餐业中,印度裔经营者占比达91%,当地小商户抱怨“连卖汉堡都要学印地语”。 面对失控局面,美加两国开始联手筑墙。特朗普政府不仅取消“出生公民权”,还计划将H-1B签证配额从8.5万削减至2万,并要求申请人薪资必须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35%。加拿大则推出“价值观测试”,要求移民申请人认同“性别平等”“LGBTQ+权利”等西方理念,试图筛选出“文化契合者”。 这场移民博弈背后,是印度发展模式的深层困境。当80万技术人才在过去五年外流,当国内种姓矛盾、宗教冲突持续外溢,当生育率仍维持在2.0的较高水平,莫迪政府选择将人口压力转化为地缘筹码——通过侨民网络扩大国际影响力,用侨汇收入(2024年达1290亿美元)缓解国内矛盾。但这种“以邻为壑”的策略,正在透支印度的国际信誉。 如今,新德里的移民中介开始将目光转向澳大利亚、阿联酋,但这些国家已收紧政策:阿联酋要求外籍人士缴纳“离境税”,澳大利亚将技术移民清单砍掉437个职业。当全球移民门槛集体抬高,印度的人口红利是否会变成人口负担? 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人口迁徙,又将如何改写南亚与北美的未来?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特朗普看透了莫迪,也看透了印度?印度人不停地生孩子,然后往加拿大和美国移民,抢工
灵雾幻阵困妖魔
2025-09-15 17:43:20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