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低估了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的后果,因为这对逊尼派的王爷们来说就是他们阿拉伯世界的“白衣渡江”、“洛水之誓”。 我们习惯觉得以色列这么强势,主要是美国在背后撑腰,可这次卡塔尔被打,背景远比以往更扑朔迷离。 卡塔尔在中东的小国中一直挺特殊,虽然面积不大,但能源丰富,外交也非常灵活。 这个国家长期当“调解人”,跟美国、伊朗、巴勒斯坦各方都保持联系,每次有关加沙停火、人质交换,往往都有卡塔尔出来斡旋,它在中东的角色,就是那根难得的“中间桥”。 但以色列选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行动,说明目的早已超出打击哈马斯那么简单了,对阿拉伯世界释放了强烈信号,不管你和美国关系多好,哪怕你身在富得流油的海湾盟友圈,也没法阻挡以色列的打击。 多哈有美国的军事基地,各种防御设施,说实话安全系数很高,可这次以色列还是照打不误。 哈马斯高层被打击,对于卡塔尔以及周围这些阿拉伯王室,绝对是一记痛击,也让大家对所谓“安全保障”产生了新疑问。 在阿拉伯世界里,表面上大家团结一致,比如都公开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但内部其实有不少分歧。 像沙特、阿联酋、埃及,很多时候宁愿选择观望,只在关键时刻做点象征性表态。 卡塔尔则是个例外,对巴勒斯坦方向一直很热衷,给加沙经济和人道支持不少,所以在区域政治上显得很突出,美国和以色列都不会否认,有些棘手问题,没人能离开卡塔尔参与。 这次袭击发生之后,大家都坐不住了,过去觉得美国的盟友身份是“保险”,现在才发现,即使紧靠美军,遇到以色列这种铁腕措施,还是可能被直接打击。 各国王室和政府高层开始质疑,到底依靠美方能不能换来真正的安全。 埃及、沙特、土耳其纷纷表态谴责,背后其实更多在防范:谁也不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被突然攻击。 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其实很像历史上“白衣渡江”的转折,之前阿拉伯世界对于美国保护以及多边承诺很有信心,现在这个神话开始碎裂。 以色列敢于直接打击某些看似安全的邻国,说明就算经济强、外交活,要是碰到切身利益,也一样会遭到军事报复,区域的各种盟约、家族的荣誉,其实早就面临现实的考验。 卡塔尔本来因为资源和作用,一直能在巴以、伊朗、美国之间灵活周旋。 但这次袭击,卡塔尔的形象一下就被打破了,它的外交空间和调解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在整个中东,阿拉伯各国突然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安全策略,很多王室认识到,指望外部“保护伞”安全已经不现实,大家需要更强的自保能力,政策也会更加谨慎。 沙特、阿联酋、埃及这些一直以为很安全的家族,这下都意识到了,风暴下没有谁能例外。 回看这几十年的中东格局,美国用军事援助、基地和盟约让区域国家们放心依赖。 可近些年,世界格局变动,中东内部各种冲突也在升级,这次卡塔尔遭袭,让一些国家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安全缓冲。 今后大家可能会加强自家军队、注重互相协调,而不会再完全依靠美国。 这种变化其实已经悄悄推动着阿拉伯世界去找新的安全合作方式,和以往只靠外部的习惯正在改变。 袭击卡塔尔,并不只是让哈马斯受损那么简单,更打击了整个中东的“安全信仰”。 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的角色地位,海湾国家内部的信任、外交运作模式,都悄悄起了变化。 卡塔尔不得不着急出面,邀请大家碰头讨论对策,但一旦信任有了裂缝,想修复就很难。 这就像一次“白衣渡江”,让区域格局悄然改写,无论还是不是兄弟,都得考虑自己的利益和现实安全。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中方受邀参加阿拉伯峰会亲美的海湾国家卡塔尔在遭受以色列突袭后,才想起身边的阿拉
【33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