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西贝莜面村:一口锅气的告别与挽留 一、缅怀:那年亚运村的蒸汽,是我对北京最香的记忆 贰零零几年的北京(具体时间不记得了),亚运村安慧北里—— 我排了几十分钟的队,只为看蒸笼揭盖那一瞬—— 莜面的清香像一阵小旋风,卷走初冬的寒意。 炝炒牛心菜在铁锅里“啪嗒”作响,羊杂汤咕嘟咕嘟,厨师袖口沾着面粉。 那一口,是现炒、现蒸、现热情,是我对“西北”两个字最柔软的想象。 后来我到广州,你也一路南下,价格从 28 涨到 58 再涨到 88,我照单全收—— 只要锅气还在,就值回票价。 我相信那时候西贝绝对是现炒现卖的! 二、失落:老罗揭开“预制”盖子的那一刻,我听见记忆“咔嗒”一声裂了 直到罗永浩把“预制菜”甩到台面上,我才恍然大悟: 嘴里越来越淡,不是回忆加了水,是真的味道变了。 扩张太快,门店像下饺子,供应链被拉成一根随时会断的橡皮筋; 商场租金贵,菜单跟着贵,一份牛心菜 48、一小碗羊杂 68,吃完只剩“杂”没有“鲜”; 最难受的是—— 你把中央厨房的“冷静”端上桌,却还收着现炒锅气的钱。 老罗吵的是食品安全,我吵的是“情感违约”: 当年用烟火气换我的忠诚,如今用冷链盒标高价,让我照单全收—— 这不叫升级,叫变心。 三、建议:利润可以涨,但别把最后一口锅气也打包上市 1. 价格该降就降——预制菜要有预制菜的“诚实标价” • 商场租金高,顾客认;可若是 80% 菜品出自真空袋,就请把溢价改“折价”。 • 立即推出“锅气现炒”与“速享预制”双轨菜单: 前者贵得有理,后者便宜有诚意,把选择权还给食客,把良心留给自己。 2. 供应链该沉就沉——以城市为单位建“小中央厨房” • 半径 150 公里内,1 个旗舰厨房+3−5 个卫星店,每日冷链 2 配; 关键菜品“当天炒制、当天配送”,让锅气在门店再“活”一次。 • 技术难度不高,成本增幅可控,却能换来“记忆点”不死。 我不专业,只是建议而已! 3. 招牌菜该保就保——预制率设“红线”,锅气留“最后 20%” • 公开承诺:品牌旗舰菜预制率 ≤ 50%,每季度公示第三方抽检报告。 • 设立“烟火日”:每月 1 日,全国门店同步现炒“怀旧菜单”, 用一天锅气,换一年口碑。 让老客知道:你们还记得当年的自己。 尾声:老板,我们愿意为你排队,但不想为“塑料”买单 我们理解扩张、理解资本、理解效率, 但请别理解成“把记忆全部真空”。 留一口现炒的牛心菜,留一碗带蒸汽的莜面, 留一条“非预制”的底线—— 哪怕只有 20%,也足以让 80% 的老客回头。 西贝,别让“莜面”两个字, 最后只剩“面”没有“莜”,只剩“品牌”没有“西北”。 我们还在,锅气别走。西贝餐厅 西贝门店客流断崖式下滑
西贝这事还没凉透,结果——新瓜就来了。有人发现,一堆知名餐饮品牌突然冒头,开始
【10评论】【3点赞】
破军
他们说想上市,有空问问兰州拉面要不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