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也太难看了!”上海这百岁老人够心寒的吧?老伴走了,自己把房卖了3000万,分给6个子女,5个哥姐每人400多万,就小儿子少点拿200万。结果小儿子当天就找妈闹,要补钱,妈不答应,直接把妈和哥姐全告了。 2002年李奶奶老伴走了,留下五处房子。她不想孩子们为钱闹翻,就把六个子女叫到跟前,白纸黑字签下一份《家庭协议》,说好五套房子大家平分。那时候个个点头签字,谁都没二话。 谁知到了2009年,小儿子明明动了心思。他瞒着老母亲和哥哥姐姐,偷偷把父亲名下那套公房的承租人改成了自己。家里其他人后来知道了,心里膈应,但想着毕竟是自家人,老母亲也没说啥,就没深究。 2021年,李奶奶把市中心一套大房子卖了,到手将近3000万。分钱那天,五个哥哥姐姐每人拿了四百多万,轮到明明,只有两百万。明明当场就炸了,觉得母亲偏心眼。 老太太一句话戳破窗户纸:“你太贪心了,又占着公房,又想要更多钱,哪有这么好的事儿。”明明死活不服气,咬定当初签了协议就得按协议办。他说那套公房没产权,不值钱,和卖的私房不是一码事。 一家人吵得不可开交,明明干脆把百岁老母和五个兄妹全都告上法庭。一审法院说家庭协议有效,明明该拿六分之一,判李奶奶补他两百多万差价,公房的问题另案处理。 老太太和小儿子都不服判,双双上诉。二审法官看得明白,五处房产在协议里是个整体,明明偷偷变更承租人先违约,侵犯了其他五人权益。 二审结果大反转。法院认为明明已经占了公房便宜,再要求平分售房款不公平。老太太少分钱符合协议初衷,判决驳回明明全部请求。这场官司让街坊邻里摇头叹息,百岁老人晚年还要与儿子对簿公堂,心里不知多难受。 官司打完了,李奶奶默默撤回了分割公房的起诉。她或许赢了道理,却输了一家人的和气。多少家庭这样闹过之后,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胆大包天啊!”2025年4月,上海,一女子在工厂上班,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使用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