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折腾,在9月10日凌晨飞入波兰的无人机残骸,被波兰当地人发现,有的无人机已经深入波兰空域300多公里。 起因是一群不请自来的无人机,大半夜从乌克兰方向飞进来。 波兰军方一开始没说清楚具体数量,后来媒体披露大概是十九到二十三架。 飞的方向一致,路线却乱七八糟。 有的刚刚越境没多久就被发现了,有的居然直接飞了两三百公里,跑到了波兰中部。 波兰赶紧拉响防空警报,通知北约调战机支援。 拦截行动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波兰总理图斯克第一时间就发了通报,说这不是误闯,是挑衅。 波兰立刻启动北约第四条款,要求盟国开会磋商。 这是自家空域被“攻击”才能用的条款,性质挺严重。 从波兰空军和荷兰派驻部队的说法看,至少三架无人机被击落。 还有几架可能没等打就自己栽下来了。 不是被火力拦截,就是自己飞不动了。 波兰检方后来出来说了,有些无人机压根没带武器,看起来像是诱饵型。 用不上攻击,用来干扰或者侦察。 残骸散落好几个地方。 波兰东部的卢布林,北部的奥莱斯诺,中部的Mniszków,很多老百姓早上出门就看到田地里多了点“金属玩意”。 飞得最远的那架,从边境数过去得有三百公里。 已经不是“误入”这么简单。 波兰国内有人怀疑这是在测试北约防空网的反应时间。 也有军事分析认为是俄罗斯故意放出一批“二手”无人机。 不用打准目标,只求飞得远。 越乱越好。 让波兰和北约措手不及。 毕竟在这之前,乌克兰跟俄罗斯的无人机战打得火热。 但真正飞越北约成员国,还是头一回。 波兰并不是第一次处理这类事。 去年也有导弹越界,当时就引发了不小的外交风波。 这次更像是一次“群体测试”。 不管是不是有意,事情摆在眼前。 残骸落地,战机升空,机场封闭,民众恐慌。 波兰航空部门临时调整了航班,一些航线绕飞。 有人在社交媒体吐槽,说自己凌晨的航班莫名延误,以为是天气,结果是无人机来了。 这也说明一点,现在的战争形式,早就超出传统定义。 无人机又小又便宜,想拦不一定能拦住。 即使拦住了,带来的麻烦还在。 一个国家的空域安全,变得更难保障。 波兰这次的应对算是比较快。 不到一小时出动战机,几个小时内通报盟友。 但问题是,像这种“灰色地带”的挑衅,不太容易处理。 不是明确的武装冲突,又足够危险。 北约虽然开了会,但暂时还没采取实质措施。 就算打掉几架无人机,威慑也不大。 反过来说,要真动真格,又怕事情升级。 最麻烦的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从乌克兰战场“溢出”的问题。 只要战事不停,周边国家就得随时绷着神经。 一旦出现系统性渗透,比如一夜飞进来三十架、五十架,不带弹也得让你忙到天亮。 从波兰这次的反应看,北约在东翼的防空还是存在漏洞。 起飞、探测、拦截、通报,每一步都有时间差。 如果目标更小、更快、更密集,就不是击落几架能解决的。 而且还有民间因素。 很多残骸是被当地居民发现的。 这说明无人机进来之后并不是全部被掌控。 也就是说,一部分飞行路径没有实时监测。 这个漏洞一旦被敌对方掌握,会变成常规骚扰手段。 波兰已经把这事上报联合国。 也有声音说要加强边境电子干扰系统和雷达部署。 可这么搞下去,东欧很多国家得全天候高警备。 这对财政和军队都是负担。 长久来看,也会引起民众的恐慌和疲劳。 问题是,现在技术门槛太低。 民用改军用、轻型改远航,几千美金就能造出一台能飞几百公里的无人机。 过去说打仗要兵要炮,现在只要有GPS、发动机、电池和一点点算法。 西方国家以前把无人机当侦察工具,现在才意识到它也是战术武器。 俄罗斯这招虽然不上台面,但有效果。 能扰乱对手节奏,能探北约底线,还能模糊责任。 今天飞到波兰,明天可能飞到罗马尼亚。 你不能保证每次都拦得住。 这事没完。 波兰防长已经宣布会加强边防空防。 战备状态维持高等级。 东部几个机场设了临时禁飞区。 部队轮换时间也做了调整。 这些看似小动作,其实已经透露出一个判断。 无人机袭扰可能会变成常态。 不再是偶发,而是低烈度、高频率。 这对北约是个提醒。 也对世界其它国家提了个醒。 别把战争想得太远。 有时候一架飞错方向的无人机,可能就是下一场风波的开端。 信息源: 央视新闻《波兰宣布击落多架无人机并请求北约协助》
乌克兰如果帮助菲律宾制造无人机,必败无疑,而且会加速溃败。乌克兰驻菲律宾大使表示
【10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