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终于撕下了遮羞布。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是已经没有退路。法国政坛大乱,德国市场暴跌,意大利极右抬头,欧盟危机四伏,却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高调赴美,商讨对中国的“二级制裁”,理由荒唐——中国买了俄罗斯的能源。 过去总有声音说欧盟有分歧,不至于对中国下死手,如今看来,那不过是自欺欺人。 其实欧盟心里门儿清,这么干就是在给自己挖坑。先不说别的,他们自己就没少买俄罗斯能源。今年上半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还占总进口量的15%呢,法国、比利时这些国家,偷偷跟俄罗斯签了长期供气合同,生怕冬天没气用。 现在他们一边自己买着俄气,一边还管中国买不买,这不是典型的双标吗? 再者说了,欧盟内部也快着火了。就说法国吧,2025年9月刚上演完总理辞职的大戏,贝鲁政府在信任投票里输得一塌糊涂,194票支持对364票反对,成了马克龙任内第六个下台的总理。 现在,法国国民议会里左翼、中间派、极右翼三足鼎立,执政党连稳定的多数都凑不齐,2026年的预算草案还没投票就被骂得体无完肤,光是削减438亿欧元支出的计划就惹得八成民众反对,连两个公共假日都要取消,难怪有人说要"封锁法国"抗议。 更要命的是法国公共债务已经爬到GDP的114%,惠誉还等着下调它的信用评级,这种时候不想着怎么救火,反而跟着喊制裁中国,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德国这边日子更不好过,工业新订单连着三个月往下掉,7月单月就跌了2.9%,运输设备制造业订单更是暴跌38.6%。曾经风光的汽车业现在愁眉苦脸,2024年大众在华销量跌了9.5%,宝马更惨,跌了13.4%,可即便这样,德国车企每年还得从中国市场赚走500多亿欧元。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在欧洲销量腰斩,德国市场3月注册量同比暴跌76%,却眼睁睁看着中国电动车在欧洲攻城略地,这种时候跟着制裁中国,难道是嫌本土车企死得不够快?慕尼黑经济研究所都把德国2025年增长预期调到0.1%了,这点家底真经不起折腾。 欧盟计划的制裁措施,说穿了就是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端技术,禁止欧盟银行处理中俄能源交易,可这种手段根本站不住脚——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正常国际贸易,2025年刚落地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还要增加30%供气量,哪是欧盟几句制裁就能拦住的? 反观欧盟自己,2022到2024年因为买高价能源已经多花了1850亿欧元,现在美国液化天然气占了他们进口量的46%,价格比俄罗斯的贵出一大截,这哪是制裁中国,分明是给美国送钱。 更蠢的是,欧盟对华贸易额2024年已经到了7858亿欧元,中国是他们第二大贸易伙伴。德国汽车、法国空客、意大利奢侈品,哪个离得开中国市场? 就说德国汽车吧,2024年在华卖出300多万辆,朗逸一款车就卖了32万辆,要是中国反制,这些行业得垮掉一大半。他们自己也承认,制裁中国就是给自己挖坑,可偏偏要往里面跳。 现在欧盟的处境就像个拆了东墙补西墙的破房子,法国政坛乱成一锅粥,德国工业跌跌不休,极右翼在各国煽风点火,美国还在旁边伸手要钱。这种时候不想着怎么团结自救,反而跟着美国搞对抗,难怪有人说欧盟这是自欺欺人。 他们心里门儿清,这么干根本伤不到中国,反而会让自己本就糟糕的经济雪上加霜。毕竟中国买俄能源天经地义,欧盟自己也没少买,这种双重标准的制裁除了证明自己是美国的马前卒,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意义。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欧盟终于撕下了遮羞布。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9-13 19:37: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