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斯顿马丁推出 Q 系列独家周年纪念版,庆祝 Volante 诞生 60 周年,“Volante” 是意大利语,意为飞行”。想突出的是敞篷车(convertible)那种风从耳边掠过、头发随风飞扬的那种肆意感。 那么最早的Volante其实早在65年就有了,还有个独特的称呼叫做Short Chassis Volante,因为当时他们在做DB6了,但厂子里发现还有很多DB5的库存底盘,于是临时起意做了敞篷车。
就称为volante,当年也就是只做了37辆,但没想到影响力那么大,后续所有车都按照Volante来命名敞篷了,所以你看马丁的车几乎没有说用Grand Tourer来直接起名的,虽然它部分车型可能就是GT。
2025 年标志着 Volante 名称诞生 60 周年(1965–2025)。阿斯顿·马丁借此推出 Vanquish Volante 和 DB12 Volante 的 60 周年纪念版,限量生产,每款限定 60 辆。那么除了这辆车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调的还不错的悬架系统以外,更令人注重的是这辆车出自Q部门,这个Q部门专门负责定制服务,也就是Bespoke/Personalisation unit定制和个性化单元这个服务,负责把量产车变成客户的一种独一无二的作品,Q 部门最初灵感来自军用飞机的“特殊任务”代号,后来演变为超豪客户的定制平台。
其实这种打法在顶奢品牌不难看到,像Bentley宾利的Mulliner部门,还有大家可能更熟悉的保时捷的Exclusive Manufaktur还有牛和马的Ad personam、Tailor Made,这几个更重视赛车历史和年轻冲击力的改装升级部门。
为什么说这个,因为之前接触过一个关于车身生锈的case就提到了马丁目前在全世界车企里面,对于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件方面研究的比较深入,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他们与长期合作的供应链(尤其英国航空级铝材厂)共同参与制定标准工艺,包含预处理、氧化电压曲线、染色和封孔,以及结构胶都会影响车身,马丁其实强调的是前期预处理的打磨和结构件设计,后期的涂胶自己也有点小绝招,比如拐角、开孔边缘、铆点、铸件与挤压件的过渡处,这些地方容易薄膜薄或氧化膜断裂,马丁对这些部位愿意花费额外的人力成本去做厚度补偿,为了验证耐腐蚀性,马丁还采用一种极端严苛的盐雾冲刷测试——业内公认是世界顶级的流程——确保铝件在最苛刻的环境下也不出问题。从感性角度来说,英国作为一个海岛国家,对于这项工艺有苛刻要求,显然也不过分,立身之本了属于是。
当然,马丁目前在国内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首先就是底蕴的问题,阿斯顿·马丁过去几年大量借用梅赛德斯-AMG的发动机、电子电气架构。虽然这保证了性能和可靠性,但也被一些车迷认为“独立技术底蕴不足”。其二就是电气化储备不足,目前纯电平台和高压电驱动技术仍依赖合作伙伴且并没有显示出自己的能动性,第三,零部件价格偏高,售后维修周期长,最后就是作为小众超豪华品牌,阿斯顿·马丁的年销量(近几年约7,000–8,000辆)与兰博基尼、法拉利相比仍显有限,规模小导致摊薄研发成本难度大。财务波动频繁,历史上多次出现资金紧张或股权变动。
大家对马丁怎么看? 车评精选汽场全开懂车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