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出面求情都没用,美国人终于明白,中方等待的时机已经来了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直到现在,美国人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对自己的反制措施如此自信,因为真正的时机已经来临了。 据环球网报道,随着时间进入9月,美国的收获季也来了,然而,美国的一众农场主和大豆协会,却是满脸愁容,不是收成变少了,相反,美国今年大丰收,但是中国买家却不来了。 你猜美国衣阿华州的农场主汤姆现在有多愁?他家仓库里堆着足足2000吨大豆,袋子都快堆到屋顶了,可往年这个时候,中国的货轮早就停在新奥尔良港等着装货。他翻着手机里的老订单,2021年中国买家一下子订了他全年40%的收成,每蒲式耳能卖到14美元;今年呢,询价的中国企业屈指可数,就算有人问,开口就压到10美元,还得他承担一半运费——这哪儿是做生意,简直是赔本赚吆喝。 别以为中国是故意“卡脖子”,早十年前,咱们确实得看美国脸色。那时候中国大豆进口80%靠美国,人家说涨价就涨价,说加征关税就加征,2018年特朗普一搞贸易摩擦,大豆价格半年涨了30%,国内饲料企业差点扛不住。可咱们没坐以待毙,转身就跟巴西、阿根廷签长期合同,还砸钱帮他们修港口、建仓储——现在巴西大豆从装船到运到中国,比美国少花5天时间,价格还便宜两成,换你是中国企业,你选谁? 更狠的是国内的“大豆振兴计划”。东北黑土地上,以前种玉米的农民,现在改种大豆的越来越多。黑龙江的李大爷去年种了50亩大豆,政府给补了每亩200块钱,还派技术员来教他种“高蛋白大豆”,收完直接被当地豆制品厂收走,根本不愁卖。农业部的数据摆着呢,这五年中国大豆自给率从15%提到了23%,虽然还得进口,但再也不用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了。 特朗普不是没求情。今年8月他专门给美国农业部长打电话,让他“赶紧去跟中国谈谈”,甚至私下托人给中国企业带话“可以降点关税”。可中国企业压根不接茬——不是不给面子,是真没必要。现在咱们手里握着牌呢:巴西大豆签了三年长单,阿根廷的转基因大豆刚通过认证,连俄罗斯远东的大豆都开始往中国运了,美国大豆早就不是“必需品”了。 美国大豆协会急得跳脚,派代表团来中国跑了十多个城市,可跟他们见面的中国企业负责人就说了一句话:“以前你们拿大豆当筹码,现在市场变了,不是我们不来,是你们的大豆没竞争力了。”这话戳心窝子,却句句是实话。美国农场主为了追求产量,种的大多是转基因大豆,可现在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认非转基因的,加上巴西大豆蛋白含量比美国高1个百分点,饲料企业当然愿意选更好的。 还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汤姆的儿子在大学里学农业经济,暑假回来跟他说“爸,中国现在自己搞大豆育种了,以后可能连进口都少了”。这话真没吓唬他,咱们的“中黄133”大豆品种,亩产比美国品种高10%,还抗病虫害,已经在河南、山东推广开了——等这些新品种大面积丰收,美国大豆的市场份额还得缩。 说到底,中国的“时机”不是等来的,是拼出来的。十年前被美国卡脖子时,咱们没抱怨,而是闷头搞多元化、抓国内生产;现在美国丰收了想卖,却发现咱们早就不是那个只能依赖他们的国家了。特朗普求情没用,因为市场规律比政治施压管用,你把别人当棋子,别人就会想办法掀棋盘——这道理,美国农场主现在算是彻底懂了,就是代价有点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朗普的贸易战后果正在显现。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0日报道,路透社消息,中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