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前校长王辰被免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在这个时代,标题往往比真相大;处分往往比责任轻。人们看新闻的时候,总喜欢挑一句“震惊”“突发”,点进去,才发现无非是几个官帽的更替,几份材料的曝光。而在这一切背后,真正的荒诞,才刚刚露头。
2025年9月11日,消息一出:王辰不再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人社部文件冰冷,像是一张判决书,也像是一张白纸,留白得让人心痒。他是谁?呼吸病学大家,院士,副院长,协和校长……一个个头衔像是一件件沉重的披风,压得人眼花缭乱。可如今,这披风被扯了下来,只剩下一句简单的“免去职务”,至于为什么?——没有说。
没有理由的免职,像一场舞台剧里突然拉下的布幕,观众席上议论纷纷:是不是和“董小姐”有关?
说到“董小姐”,可不是唱歌里那个缱绻的对象。她叫董某莹,中日友好医院的一名医生。若只看表面,她本该是无数病人心中的白衣天使。然而,这白衣天使的羽毛,竟是别人替她缝的。
2019年,她的姑姑——某大学的副处长,亲自操刀,找来一个教务主任,做了一份假的成绩单。假得不算高明,却又足够管用,直接送她进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4+4”试点班。那是多么金光闪闪的地方!协和,多少寒门学子梦寐以求,多少考生埋头苦读,几年如一日,换来的只是一个报名资格。而董小姐,只凭一张假纸,就堂而皇之迈了进去。
可是,奇迹并未结束。
轮转培训?有人打招呼,路径立马调整。
博士论文?有人代写,直接把研究生的稿子丢给她抄。
论文答辩?漏洞百出,却一路绿灯。
至于那些负责审核、负责把关的人,他们的眼睛,似乎都是摆设。或者说,他们的眼睛只看得见“关系”,看不见“规矩”。
终于,这场“教育闹剧”被揭开了。2025年8月15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调查:19人被问责,五家机构被点名。名单一长,像是一个落水的链条,牵扯出一串泡泡。姑姑有事,导师有责,院长有罚……可奇怪的是,每个人都好像有点责任,又好像都只是“轻描淡写”。
而最大的问号,落在了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身上。毕竟,协和的门,就这样开了个天大的洞,让一张假纸堂而皇之走进来;协和的制度,就这样成了筛子,筛掉的是公平,留下的是关系。于是有人说:他被免职,恐怕是因为这件事。
官方没说,可沉默本身,也是一种答案。
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动物园故事。一个母亲为了救女儿,要退588元的年卡,动物园不但退了钱,还捐了五万,捞尽许愿池的硬币。那一刻,人们说:这才是“为人民服务”。
而今天,面对一个虚假的成绩单,面对一封举报信,面对那些寒门子弟被挡在门外的眼泪,我们的“顶尖学府”、我们的“医学殿堂”,却集体装睡,直到不得不醒来,才装模作样地清点责任,分发处分。
一个动物园,知道什么叫雪中送炭。
一个医学圣殿,却教人什么叫雪上加霜。
谁更像“为人民服务”?答案讽刺得让人窒息。
鲁迅先生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可在董小姐的世界里,“无数的人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姑姑一句话,主任一点头,导师一支笔。
我忍不住问:那些因为考分差了零点几,被挡在协和门外的孩子,他们和你们有关吗?那些被病魔压迫、需要一个真正医生来救命的病人,他们和你们有关吗?
恐怕不如一张假成绩单来得“有关”。
人们常说,拔出萝卜带出泥。可在这件事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泥,而是一整个田。假成绩单是假,但更假的是那一整套护航的制度;论文抄袭是丑闻,但更丑的是一路默许的沉默;一个董小姐可笑,但更可笑的是她背后那群“公认的权威”。
所以,王辰的落马,不是一个人的跌倒,而是一个系统的自我暴露。只是,暴露了,又能怎样?问责十九人?处分几个干部?就像往一个腐烂的苹果上贴创可贴。
我常常觉得,这个社会最让人无力的,不是有人作恶,而是作恶之后,总有人替他们“分担”,总有人把责任稀释到流水线上,最后每个人都轻飘飘地带着处分,拍拍屁股走人。
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总能给自己找个精神胜利法。今天,我们的机构们,也似乎掌握了这种“胜利法”:
——造假?那是个别人。
——抄袭?那是疏忽。
——管理漏洞?那是流程问题。
一句句,就像止痛片,麻醉公众的愤怒。可真正的病灶,还在深处,还在继续腐烂。
有人说,这次处理是“重拳出击”。可我看到的,是轻轻落在空气上的拳头,发出了一声空响。
真正的重拳,应该是告诉所有人:再也没有人可以凭一张假成绩单进协和,再也没有人可以靠姑姑上位,再也没有人能抄袭论文而安然无恙。可我们看到的,只是“免职”与“处分”,至于制度如何补,至于公平如何守,没有人回答。
于是,新闻读完,热搜滚过,董小姐依旧在,另一个董小姐,可能正在路上。
我只希望有一天,“协和”这两个字,不再是关系户的协和,不再是假文凭的协和,而是病人眼中的协和,是普通学子心中的协和。
那时,我愿意说:
“啊,这教育,这医学,终于像个人样了。”
(来源 : 星语秘境 原创 : 子珩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