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赵立新发文称:“日本人为啥没抢故宫的文物?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千万不要美化任何侵略者,故宫的文物能够留到现在,纯粹是因为当年故宫的工作人员干了一件非常疯狂的事! 1933年,日军还没进北平,故宫人就疯了似的打包,1.3万箱国宝塞进木头箱子,连夜往南运。 《清明上河图》、宋元书画、青铜重器,全裹上棉花宣纸,一箱一箱抬上火车,连《永乐大典》都直接扔麻袋里,只求快点走,再快点。他们知道,慢一步,这些老祖宗的东西就得被烧成灰。 你看到的紫禁城空荡荡,不是日本人“文明”,是中国人提前把最值钱的搬走了。等日本人进城,里面只剩些不那么要紧的物件,真正的宝贝早就翻山越岭去了四川。 可就算搬走了一大半,还有一百多万件文物和整座宫殿留在原地。留守的140个员工,全是普通人,没拿枪,也没特权,就靠两条腿24小时巡逻,连太和殿前落只鸟都要赶。 日本人哪会放过这块肥肉?1938年,伪警察冲进太庙图书馆,见书就撕,整整三万多册图书杂志被毁。他们说怕里面有青天白日旗,其实就是要灭你的根。 到了1944年,鬼子快输光了,开始抢铜造子弹。故宫那些明清铜缸、铜炮,全成了目标。馆员们急得冒火,连夜清点,把带款识的藏起来,只交出54口说不清年代的“破缸”。 他们跟日本人扯皮,说“前清就把铜缸熔了”,账本记得比自家孩子生日还清楚,一块砖一片瓦都有人盯着,生怕被人顺走。 更狠的是,有次日军直接闯进来要抢蒙古地图,总务处长张庭济死活不给,最后逼得对方立字据,借三个月就得还。这不是谈判,是拿命在赌,输了就是杀头。 还有人以为日本人尊重中国文化?放屁!他们炸过上海博物馆,抢光无锡县立博物馆,浙江河南的古建毁了一大片。对故宫“客气”,是因为溥仪还是块招牌,怕激起民愤,影响他们装“中日亲善”的样子。 说白了,他们不是不想抢,是算过账——抢故宫不如留着当幌子划算。真要像烧圆明园那样干,整个中国得炸锅,他们统治都难维持。 所以故宫能挺过来,根本不是侵略者发善心,是一群普通人用命扛下来的。张庭济带着人在沦陷区死守八年,白天应付汉奸,晚上查库房,活得像在刀尖上跳舞。 梁金生一家三代都在故宫,他爹跟着文物跑了几千里,肩挑背扛十四年,军饷都不要,就为一句话:“东西在,人在;东西没了,我们活着也没意思。” 你现在去故宫逛一圈,看那些画、那些瓷器、那些大殿,别觉得它们天生就该在这儿。它们能留下来,是因为有人宁可自己饿死,也不让国宝流落异乡。 别信什么“日本人爱中国文化”的鬼话。他们抢走的敦煌经卷、掠走的青铜器,哪一件不是从中国人手里硬夺的?故宫没被洗劫,是特例,不是常态。 真正该记住的,不是侵略者有没有烧房子,而是那些在黑暗年代里,默默护住火种的人。他们没有勋章,名字也没几个人记得,但正是这些人,让五千年文明没断根。 下次你站在太和殿前,别光想着拍照打卡。想想八十多年前,有一群人,在所有人都以为要完蛋的时候,硬是把中华的魂给保住了。
于朦胧的事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朋友不能随便交❗据说他死时身上有两块劳力士表
【40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