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报道:“中国官方宣布,9月10日在长江口一个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实施交通管制,时值舆论猜测海军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可能在9月份的抗战纪念日入列。” 这个猜测一下子就激起层层涟漪,军事爱好者的雷达瞬间锁定了长江口那片即将管制的水域,要知道江南造船厂就坐落在上海崇明区的长江畔,这片水域历来与中国海军的“大动作”脱不开干系。 官方通报里那句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实施交通管制,在老军迷眼里简直就是有大事发生的前兆——回溯2014年,海军编队进出长江口时也曾实施过类似管制,而2012年辽宁舰入列前,大连造船厂周边不仅全面戒严,连附近居民楼都有民警值守,这种海事公告+敏感时间点的组合拳,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时间线的巧合更耐人寻味,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5年恰逢胜利80周年,北京已明确将举行盛大阅兵,阅兵式上亮相的歼-35战斗机、空警-600预警机等舰载机梯队,仿佛是在为福建舰的登场预热。 而管制选择在9月10日,距离纪念日仅一周,恰与九三阅兵后第7天南海传福建舰测试消息的时间节奏吻合,这更像是一套精心编排的战略叙事,先用装备秀展示技术储备,再用实装进展宣告战力生成。 虽然辽宁舰2012年9月25日入列、山东舰2019年12月17日服役,都未刻意选择节日,但今年的特殊意义让时间选择有了更多象征维度,80年前中国军队用血肉之躯抵御外侮;80年后,用国产弹射型航母纪念胜利,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本身就极具力量。 正如抗战精神中“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内核,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突破、五代舰载机配套等成就,正是这种精神在科技领域的延续。 现在外媒比我们更紧张,甚至有报道调侃“五角大楼又得熬夜盘点福建舰”,毕竟从阅兵展示的新型装备到航母入列的速度,中国海军的进步总能让西方情报机构加班加点,但对普通人而言,与其纠结具体日期,不如关注这些事实,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中国航母用20年走完别人半个世纪的路;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我们实现了对部分传统海军强国的弯道超车。 长江口的这次管制,本质上是国家实力增长的一个常规注脚,就像抗战胜利纪念日从不只是回忆过去,更在昭示当下的国防能力一样,福建舰无论哪天入列,都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里程碑。 那些紧盯管制时间表的期待,其实是对国家强大的共同向往,当这片水域再次开放通航时,或许我们会迎来中国海军的三航母时代,而每一次这样的航道管制,都是国力成长的航标,记录着一个民族从抗战胜利走向海洋强国的坚实步伐。
英国记者逼问:南海裁决中国为何不认?一句话,全场安静。高志凯只回一句:先读海洋法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