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快看!! 中美欧三方对账 发现中欧合作每分钟金额超千万! 现在中欧之间的生意做得有多火?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每分钟就有超1000万元的货物在两地之间流动。这可不是空穴来风,2023年前8个月,咱们和欧盟的贸易额已经达到3.8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还涨了4.3个百分点,占咱们外贸总值的13.1%。 换算成具体场景,差不多相当于每分钟有两百辆自行车、几十台笔记本电脑或者上百箱服装在中欧之间穿梭,这热度简直藏都藏不住。 最有意思的是欧洲人嘴上说一套,身体却很诚实。就拿新疆来说,虽然西方政客整天拿所谓"强迫劳动"说事儿,但欧盟从新疆的进口额2022年就同比涨了34%,超过11亿美元。 今年前两个月更猛,直接飙涨217.8%,波兰、比利时这些国家抢着进口新疆的番茄酱、锂电池和光伏组件。德国企业尤其离不开新疆产品,光是2022年10月,他们就从新疆买了1750吨锂电池,价值4400万欧元,这些电池都用在德国新能源汽车上,成了他们绿色转型的关键拼图。 024年中欧贸易额更是冲到7858亿美元,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全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企业们用真金白银投票,比任何政治表态都实在。 中欧班列更是把这种合作具象化了。德国杜伊斯堡作为欧洲最大的内陆港口,现在天天都有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进出,这些列车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发,把中国的机电产品、光伏组件运过去,再把欧洲的汽车零部件、精密仪器拉回来。 当地贸易商彼得斯都看在眼里,他说新疆农场的机械化程度比很多欧盟国家还高,生产的番茄酱质量好价格实在,欧洲超市里根本少不了。这种你需要我、我依赖你的合作状态,哪是政客几句话就能拆散的? 今年是咱们和欧盟建交50周年,这半个世纪的变化说出来能吓一跳。1975年刚建交时,双方贸易额才24亿美元,现在已经翻了数十倍,2024年就达到7858亿美元,这增长速度就像坐了火箭。 当年可能一整年的贸易量,现在中欧班列开几趟就完成了——要知道这些班列累计开行已经突破10万列,成了连接亚欧大陆的黄金通道。 早年欧盟曾是咱们第一大贸易伙伴,虽然中间在一些敏感领域设过限制,但生意越做越深入是不争的事实。现在欧洲的宝马、奔驰、大众这些车企,在华销售占全球三成以上,在华赚的利润更是本土的30倍。 反过来,咱们从欧洲进口的化工产品、光学仪器、航空航天设备,很多都占进口总量的三成甚至五成以上。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早就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产业链深度绑定了。 五十年的合作告诉我们,中欧经贸就像两棵长在一起的大树,根系早就缠在一起。当年建交时可能还是小树苗,现在已经枝繁叶茂,共同抵御着全球经济的风雨。这种深度融合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是谁想砍就能砍断的。 看完美欧合作的热乎劲儿,再看看美国那边就有点尴尬了。特朗普政府最近又搞事情,给407种钢铁和铝衍生产品加征50%的关税,从风力涡轮机到摩托车,从家具到牛奶包装都没能幸免。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授算过账,这波操作下来,相关产品价格要从1900亿美元涨到3200亿美元,最后还不是美国消费者买单? 更要命的是这些关税打在了产业链的七寸上。压缩机、电动车零部件这些中间产品都被加税,等于给全球供应链拦腰一刀。 特斯拉就抱怨说美国自己造不出电动汽车需要的特种钢,想申请豁免关税还被拒绝了,最后只能涨价或者减配,市场竞争力肯定受影响。这哪是保护本土产业,分明是给自家企业上枷锁。 美国这套"关税大棒"不仅坑自己,还搅乱了全球经济。世贸组织测算,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让全球货物贸易萎缩1%,越南这样的出口国首当其冲,30%的中小纺织企业面临破产。 就连盟友也受不了,欧盟直接宣布对26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加拿大、巴西这些国家更是告到了WTO。巴西学者看得透彻,直言美国已经成了"全球经济最大乱源"。 对比之下中欧合作就显得特别珍贵。当美国在搞"美国优先"的时候,中欧在忙着互相开放市场;当美国给盟友加税的时候,中欧班列还在源源不断运送货物;当美国企业为关税成本发愁的时候,中欧企业正在光伏、新能源汽车这些新兴领域联手赚钱。 欧洲动态新闻网说得明白,欧盟内部虽然有政治杂音,但经济规律终究会起作用——2023年新疆对欧盟出口激增,里面有一半是真实需求增长,就算政客再怎么炒作,企业该进货还是得进货,毕竟生存和发展才是硬道理。 现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美欧这三大经济体的选择至关重要。是像中欧这样通过合作实现共赢,还是学美国搞单边关税制造分裂,答案其实很明显。 看看中欧每分钟千万的贸易往来,再看看美国关税清单上越来越长的产品名录,谁在做实事、谁在添乱,全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下一个五十年,恐怕更能看出哪种选择更明智。
9月10日晚上,传出了特朗普要向中、印两国征收100%二级关税的消息,但仔细看看
【1评论】【12点赞】